字的含义

旓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shāo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旓字寓意

【旓】 shāo 旗帜上飘带之类的装饰物:“金曳曳。

旓字解释

【旓】[①][shāo][《廣韻》所交切,平肴,生。]旌旗的飘带。亦泛指旌旗。

旓字诗词来源

【旓】欃枪荧惑不敢动,翠蕤云旓相荡摩。唐·作者:杜甫《魏将军歌》
自胡之反持干戈,翠蕤云旓相荡摩。北宋·作者:王安石《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其二》
迎谒晓廷清跸近,退穿春仗䌽旓闲。北宋·作者:秦观《次韵宋履中近谒大庆退食馆中》
戛玉万竿鸣水乐,垂绅双瀑荡云旓。元·作者:欧阳玄《竹涧图》
葆羽毵旓云气湿,玉龙鳞甲夜寒生。元·作者:大䜣《万岁山》
□华云影漾中郊,光曜纷纭动翠旓。元·作者:柯九思《偶成三绝写上就□匡庐山人 其一》
骊山复道凌紫烟,云旓翠花晴拂天。元·作者:李裕《题太真上马图》
大樯小樯火流光,翠旓摩云互低昂。元·作者:郭翼《昆山谣送友人》
船头翠旓舞,船尾䌽旗张。元末明初·作者:许恕《竞渡曲》
金赭遥望亘海郊,祖龙曾此驻云旓。元末明初·作者:王逢《同朱节游秦山诗留地主宋氏》
遥想汴河堤畔柳,青青千里拂旌旓。元末明初·作者:钱仲益《送陈参政复任河南 其一》
灵雨一霎吹旗旓,堕地不湿俯可抄。元末明初·作者:王彝《癸酉岁徐枢密第赏雪》
旂常万乘缀旒旓,玉瓘升坛藉白茅。元末明初·作者:张昱《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二十四 其二十四》
牙樯锦缆移黄伞,凤羽龙旓拂翠荷。明·作者:杨士奇《从游西苑 其二》
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旓拂地来。明·作者:李东阳《京都十景 其九 南囿秋风》
身到钧天浑不解,坐闻仙乐下云旓。明·作者:李梦阳《赴郊观宿》
梦寐十年今一访,山灵无乃讶旗旓。明·作者:谢廷柱《白湖草亭》
长鲸巨蜃抱烟岛,翠旓掩映扬朱纛。明·作者:廖道南《三山九龙图》
潋滟乍疑天酒熟,飘飖如睹翠旓还。明·作者:王世贞《题周令君太霞洞天》
第一楼中静晚涛,忽闻仙乐下云旓。明·作者:叶春及《梦中作》

旓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旓】【卯集下】【方字部】 旓;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484第20【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 音梢。【玉篇】旌旗之斿。【前漢·揚雄傳】建光耀之長旓。【註】旓,旗之旒也。一曰燕尾旓。

与旓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旓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旓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