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字的含义
烧字的解释
烧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6
- 拼音:shāo
- 繁体:燒
- 笔画:10
- 部首:火
烧字寓意
【烧】烧 (燒) shāo 使东西着火:焚烧。燃烧。烧灼。烧毁。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烧水。烧饭。烧砖。烧焊。烧蓝。烧料。 一种烹饪方法:烧茄子。烧鸡。 体温增高:发烧。退烧。 经烘烤制成的饼:烧饼。火烧。 一种烈性白酒:烧酒。高粱烧。 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死亡。
烧字解释
【烧】[①][shāo][《廣韻》式招切,平宵,書。]“烧1”的繁体字。(1)焚烧;燃烧。(2)燃点;燃放。(3)烫;灼。(4)烘烤;曝晒。(5)照耀;映照。(6)加热使物体发生变化。(7)犹酿造。(8)指烧酒。(9)指强烈刺激。(10)指激发。(11)因病而体温升高。(12)指升高了的体温。(13)方言。谓被钱财弄昏头脑而不能自制。(14)方言。坑害,作弄。(15)因肥料过浓或未经充分发酵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16)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煠,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煠。(17)指用烤或炒的方法使熟。[②][shào][《廣韻》失照切,去笑,書。]“烧2”的繁体字。(1)放火烧野草以肥田。(2)泛指野火。(3)指彩霞。
烧字诗词来源
【烧】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积薪国北烧老君。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三》
烧指练臂自盟誓。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四》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手种一株松未老,炉烧九转药新成。唐·作者:中寤《赠王仙柯》
欲求玉女长生法,日夜烧香应自还。唐·作者: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谁家暗起寒山烧,因此明中得见山。盛唐·作者:王泠然《夜光篇》
白石既烧应化鹤,黄金未熟且烹鲜。唐·作者:李昂《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盛唐·作者: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三首 其一》
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盛唐·作者: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盛唐·作者:李白《荅杜秀才五松见赠》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盛唐·作者:王维《出塞》
金园宝刹半长沙,烧劫旁延一万家。唐·作者:张谓《长安失火后戏题莲花寺》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唐·作者: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唐·作者: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唐·作者:杜甫《忆昔二首 其二》
巾拂香馀捣药尘,阶除灰死烧丹火。唐·作者:杜甫《忆昔行》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盛唐·作者:崔颢《雁门胡人歌》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盛唐·作者:崔颢《江畔老人愁》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唐·作者: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积薪国北烧老君。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三》
烧指练臂自盟誓。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四》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手种一株松未老,炉烧九转药新成。唐·作者:中寤《赠王仙柯》
欲求玉女长生法,日夜烧香应自还。唐·作者: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谁家暗起寒山烧,因此明中得见山。盛唐·作者:王泠然《夜光篇》
白石既烧应化鹤,黄金未熟且烹鲜。唐·作者:李昂《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盛唐·作者: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三首 其一》
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盛唐·作者: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盛唐·作者:李白《荅杜秀才五松见赠》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盛唐·作者:王维《出塞》
金园宝刹半长沙,烧劫旁延一万家。唐·作者:张谓《长安失火后戏题莲花寺》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唐·作者: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唐·作者: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唐·作者:杜甫《忆昔二首 其二》
巾拂香馀捣药尘,阶除灰死烧丹火。唐·作者:杜甫《忆昔行》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盛唐·作者:崔颢《雁门胡人歌》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盛唐·作者:崔颢《江畔老人愁》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唐·作者: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烧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烧】【巳集中】【火字部】 燒;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671第08【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尸招切, 音 。【說文】 也。【玉篇】燔也。【禮·月令】仲夏毋燒灰。【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又燒當,羌名。【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失照切,音少。【廣韻】放火。【韻會】野火曰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