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梢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shāo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梢字寓意

【梢】 shāo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末头。林。 末尾:眉。收。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古同“艄”,船舵尾。 sào 像圆锥体的形状。 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面逐渐缩小的形式。

梢字解释

【梢】[①][shāo][《廣韻》所交切,平肴,生。]“綃2”的被通假字。(1)树木或其它植物的末端。(2)树木的枝条。(3)指竹竿。(4)事物的末尾或一段时间的结尾。(5)指人的肢体。(6)船舵的尾部。(7)泛指船尾。(8)代指船家,艄公。(9)方言。桶。(10)现钱,赌本。(11)击,扫。(12)朝向。参见“空”、“天”。(13)捎,捎带。(14)指灌木。参见“林”。(15)量词。犹枝或支。(16)通“旓”。旌旗上的飘带。[②][xiāo][《集韻》思邀切,平宵,心。]谓流水冲激。参见“2溝”。[③][shào][《集韻》所教切,去效,生。]砍伐树木的枝叶。

梢字诗词来源

【梢】翠竹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盛唐·作者:王维《戏题盘石》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唐·作者:杜甫《堂成》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唐·作者: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三》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唐·作者:杜甫《天育骠骑歌》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梢林莽。唐·作者: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 其二》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唐·作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唐·作者:皎然《观裴秀才松石障歌》
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百尺松梢几飞步,鹤栖板上礼虚皇。中唐·作者:周渭《赠龙兴观主吴崇岳》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中唐·作者:陈羽《从军行》
林间曲径掩衡茅,绕屋青青翡翠梢。唐·作者:牟融《题赵支》
柏偃松?势自分,森梢古意出浮云。唐·作者:刘商《袁德师求画松》
内人唱好龟兹急,天子鞘回过玉楼。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十五》
斧声坎坎在幽谷,采得齐梢青葛束。中唐·作者:张籍《樵客吟》
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中唐·作者:刘禹锡《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乌盈兔缺天涯迥,鹤背松梢拂槛低。唐·作者:李绅《新楼诗二十首 其三 望海亭》
烟惹翠梢含玉露,粉开春箨耸琅玕。唐·作者:李绅《新楼诗二十首 其十六 南庭竹》
白片落梅浮涧水,黄梢新柳出城墙。唐·作者:白居易《春至》
林梢隐映夕阳残,庭际萧疏夜气寒。唐·作者:白居易《荅梦得秋庭独坐见赠》

梢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梢】【辰集中】【木字部】 梢;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30第05【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 音弰。【說文】木也。【爾雅·釋木】梢,梢櫂。【郭註】木無枝柯,梢櫂長而殺者。 又竿也。樂者所執。【漢·郊祀歌·天門章】飾玉梢以舞歌。 又小柴也。【淮南子·兵略訓】曳梢肆柴。 又【字彙】船柁尾曰梢。今人謂篙師爲梢子。或作 。 又擊而去之曰梢。【揚雄·甘泉賦】梢夔魖而抶獝狂。 又【博雅】梢梢,小也。 又農器。【陸龜蒙·耒耜經】前如桯而樛者曰轅,後加柄而喬者曰梢。 又梢雲,山名。【左思·吳都賦】梢雲無以踰,嶰谷弗能連。 又與旓同。旌旗之旒也。【揚雄·河東賦】揚左纛,被雲梢。 又【韻會】思邀切,音宵。【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梢溝三十里而廣倍。【鄭註】梢,謂水潄齧之溝。 又【說文】山巧切,音 shǎo。木長貌。 又【集韻】所敎切,音哨。剡木上殺也。 又【集韻】色角切,音朔。義同《爾雅》。考證:〔【揚雄·甘泉賦】梢夔魖而扶獝狂。〕 謹照原文扶改抶。

与梢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梢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