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螯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áo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螯字寓意

【螯】 áo 螃蟹等节肢动物变形的第一对脚,形状像钳子。

螯字解释

【螯】[①][áo][《廣韻》五勞切,平豪,疑。]亦作“1”。(1)螃蟹等节肢动物的变形的第一对脚。形状像钳子,能开合,用来取食或自卫。(2)蟹的代称。(3)见“蛼”。

螯字诗词来源

【螯】半醉忽然持蟹螯,洛阳告捷倾前后。盛唐·作者:高适《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
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唐·作者:韩翃《题张逸人园林》
花里莺啼白日高,春楼把酒送车螯。唐·作者:韩翃《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闲吟把蟹螯。中唐·作者:羊士谔《忆江南旧游二首 其二》
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唐·作者:许浑《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蟹螯只恐相如渴,鲈鲙应防曼倩饥。唐·作者:许浑《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车螯近岸无妨取,舴艋随风不费牵。唐·作者:皮日休《送从弟皮崇归复州》
病中无用霜螯处,寄与夫君左手持。唐·作者:皮日休《病中有人惠海蟹转寄鲁望》
惊怪儿童呼不得,尽冲烟雨漉车螯。唐·作者:皮日休《钓侣二章 其一》
药杯应阻蟹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唐·作者:陆龟蒙《酬袭美见寄海蟹》
相逢便倚蒹葭泊,更唱菱歌擘蟹螯。唐·作者:陆龟蒙《和袭美钓侣二章 其一》
一斗擘开红玉满,双螯■出琼酥香。晚唐·作者:唐彦谦《蟹》
支床难死惭龟壳,把酒狂歌忆蟹螯。北宋·作者:王禹偁《仲咸借予海鱼图观罢有诗因和》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北宋·作者:林逋《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
分题每日摇鸡距,合宴常时把蟹螯。北宋·作者:杨亿《题张浚所居壁》
子牟江海终非久,剩鲙鲈鱼把蟹螯。北宋·作者:杨亿《景阳谏议赴馀杭》
属邑行春熊轼稳,公堂卜夜蟹螯肥。北宋·作者:杨亿《史馆张学士知婺州》
春波池上支琴荐,秋月桐阴把蟹螯。北宋·作者:齐唐《句 其十三》
楚辞虚美独醒贤,左手香螯伴醉眠。北宋·作者:宋庠《醉枕》
味新聊称长螯蟹,酌浅尤宜小样瓯。北宋·作者:宋祁《答转运王工部谢公醪》

螯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螯】【申集中】【虫字部】 螯;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94第53【唐韻】五勞切【韻會】牛刀切, 音遨。【玉篇】車螯。【本草】其殻色紫,璀粲如玉,斑點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則殻開,取肉食之。【梁元帝·謝車螯啓】車螯,味高食部,名陳物志。 又蟹螯。【韻會】大足,在首上如鉞者。【大戴禮】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晉書·畢卓傳】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 通作敖。【荀子·勸學篇】蟹六跪二敖。 【說文】本作 。【韻會】或作螯、 。

与螯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螯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