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嗷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áo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嗷字寓意

【嗷】 áo 象声词,愁叹声,嘈杂声:(哀号声)。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嗷字解释

【嗷】[①][áo][《廣韻》五勞切,平豪,疑。]亦作“嗸1”。(1)哀号声。(2)叫呼声。

嗷字诗词来源

【嗷】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唐·作者: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唐·作者:杜甫《朱凤行》
荒城古木枝多枯,飞禽嗷嗷朝哺雏。中唐·作者:孟郊《覆巢行》
边城今少射雕骑,连雁嗷嗷何处来。中唐·作者:武元衡《秋原寓目》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中唐·作者:韩愈《杂曲歌辞 鸣雁行》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中唐·作者: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近村红栗香压枝,嗷嗷黄口诉朝饥。唐·作者:陈陶《空城雀》
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楚寺寒夜作》
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资。唐末·作者:周昙《隋门 炀帝》
因思贾孟数家一何苦,诗鬼嗷嗷馁无主。北宋·作者:王禹偁《还扬州许书记家集》
可怜嗷嗷避征役,半入金田不耕织。北宋·作者:王禹偁《酬处才上人》

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嗷】【丑集上】【口字部】 嗷;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204第15【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 音敖。【說文】本作嗷,衆口愁也。 又【西京雜記】紛紜翔集,嘈嗷鳴啼。 【玉篇】作嗸。【韻會】通作囂敖謷熬。嗷字从口 聲。

与嗷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嗷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