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字的含义
蠶字的解释
蠶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24
- 拼音:cán
- 繁体:蠶
- 笔画:24
- 部首:虫
蠶字寓意
【蠶】蠶 cán 见“蚕”。
蠶字解释
【蠶】[①][cán][《廣韻》昨含切,平覃,從。]亦作“蚕1”。“蚕2”的繁体字。亦作“蚕2”。亦作“蝅1”。亦作“蠺1”。(1)昆虫名。幼虫能吐丝、结茧。有家蚕、柞蚕等。茧丝为重要的纤维资源。(2)养蚕。(3)蚕事;养蚕的工作。(4)侵蚀。(5)引申为侵害者。(6)传说蜀地开辟者蚕丛的简称。参见“蠶鳬”。(7)见“蠶兒”。
蠶字诗词来源
【蠶】中人望兮蚕既饥,燮蹀暮兮思夜半。南梁·作者:江淹《诗》
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蚕饥日晚暂生愁,忽逢使君南陌头。南梁·作者:徐伯阳《日出东南隅行》
三月垂杨蚕未眠,携笼结侣南陌边。盛唐·作者:高适《秋胡行》
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盛唐·作者:高适《秋胡行》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馌妻。盛唐·作者:储光羲《田家即事》
牛尽耕,蚕亦成。唐·作者:杜甫《蚕谷行》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唐·作者: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吴蚕络茧抽尚绝,细缕纤毫看欲灭。唐·作者:司空曙《长林令卫象饧丝结歌》
几处折花惊蝶梦,数家留叶待蚕眠。唐·作者:包何《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
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中唐·作者:孟郊《悼亡》
汝坟春女蚕忙月,朝起采桑日西没。中唐·作者:欧阳詹《汝川行》
相欢谁是游冶郎,蚕休不得岐路旁。中唐·作者:欧阳詹《汝川行》
锦袍日暖耀冰蚕,上客陪游酒半酣。唐·作者:牟融《春游》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中唐·作者:王建《雨过山村》
养蚕缫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中唐·作者:王建《凉州行》
不嫌田家破门户,蚕房新泥无风土。中唐·作者:王建《田家留客》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中唐·作者:王建《簇蚕辞》
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中唐·作者:王建《簇蚕辞》
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蚕饥日晚暂生愁,忽逢使君南陌头。南梁·作者:徐伯阳《日出东南隅行》
三月垂杨蚕未眠,携笼结侣南陌边。盛唐·作者:高适《秋胡行》
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盛唐·作者:高适《秋胡行》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馌妻。盛唐·作者:储光羲《田家即事》
牛尽耕,蚕亦成。唐·作者:杜甫《蚕谷行》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唐·作者: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吴蚕络茧抽尚绝,细缕纤毫看欲灭。唐·作者:司空曙《长林令卫象饧丝结歌》
几处折花惊蝶梦,数家留叶待蚕眠。唐·作者:包何《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
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中唐·作者:孟郊《悼亡》
汝坟春女蚕忙月,朝起采桑日西没。中唐·作者:欧阳詹《汝川行》
相欢谁是游冶郎,蚕休不得岐路旁。中唐·作者:欧阳詹《汝川行》
锦袍日暖耀冰蚕,上客陪游酒半酣。唐·作者:牟融《春游》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中唐·作者:王建《雨过山村》
养蚕缫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中唐·作者:王建《凉州行》
不嫌田家破门户,蚕房新泥无风土。中唐·作者:王建《田家留客》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中唐·作者:王建《簇蚕辞》
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中唐·作者:王建《簇蚕辞》
蠶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蠶】【申集中】【虫字部】 蠶; 康熙笔画:24; 页码:页1103第33【唐韻】昨含切【集韻】【韻會】【正韻】徂含切, 音 。絲蟲也。【說文】任絲也。【詩·豳風】蠶月條桑。【書·禹貢】桑土旣蠶。【淮南子·天文訓】蠶珥絲而商絃絕。【博物志】蠶三化,先孕而後交,不交者亦產子。【爾雅翼】蠶之狀,喙呥呥類馬,色斑斑似虎。初拂謂之蚝,以毛掃之,蠶尚小,不欲見露氣。桑葉著懷中令暖,然後切之得氣,則衆惡除也。【酉陽雜俎】食而不飮者蠶。 又原蠶。【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葉養之。 又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又野蠶。【後漢·光武紀】野蠶成繭,被于山阜。 又華蠶。【述異記】園客種五色香草,啖華蠶,得繭一百二十枚,大如甕。 又【本草】石蠶,一名沙蝨,乃東澗水中細蟲。 又雪蠶,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謂之雪蛆。 又金蠶,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 又蠶室。【晉書·禮志】皇后親乗車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 又蠶神。【爾雅翼】今蠶神曰苑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又人名。【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蠶陵。【國名記】彭之遵縣有蠶厓。 又蠶繭,草名。【本草】治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