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字的含义
锥字的解释
锥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6
- 拼音:zhuī
- 繁体:錐
- 笔画:13
- 部首:钅
锥字寓意
【锥】锥 (錐) zhuī 一头尖锐,可以扎窟窿的工具:锥子。针锥。锥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锥刀之末(喻微小的利益。亦作“锥刀之利”)。 像锥子的东西:毛锥(毛笔)。改锥。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锥探。
锥字解释
【锥】[①][zhuī][《廣韻》職追切,平脂,章。]“锥1”的繁体字。(1)锥子。(2)用锥子刺,戳。(3)像锥子的东西。(4)用同“追”。补。
锥字诗词来源
【锥】缏缘树间喙如锥。西晋·作者:傅玄《诗》
芜荑酱醋吃煮葵,缝靴蜡线油涂锥。唐·作者:颜真卿《七言滑语联句》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中唐·作者:李端《胡腾儿》
粟金腰带象牙锥,散插红翎玉突枝。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三十四》
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中唐·作者:张籍《筑城词》
渚蒲抽芽剑脊动,岸荻迸笋锥头铦。中唐·作者:刘禹锡《和牛相公溪醉歌见寄》
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萝叶。中唐·作者:刘言史《送婆罗门归本国》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唐·作者:白居易《卜居》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紫毫笔 讥失职也》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中唐·作者:柳宗元《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中唐·作者:元稹《寄乐天》
橐它山上斧刃堆,望秦岭下锥头石。中唐·作者:元稹《望云骓马歌》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唐·作者:杜牧《题桐叶》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锥簇溜悬。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对雪献薛常侍》
云虬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唐·作者:陆龟蒙《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
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毛遂》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唐末·作者:李咸用《赠陈望尧》
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人不可知。五代末宋初·作者:欧阳炯《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玉邑东南第一峰,铦锥颖脱乱山中。北宋·作者:李堪《玉田八景 其六 文笔夕照》
郊翰秋劲愈于锥,筠管温温上玉辉。北宋·作者:林逋《清河茂才以良笔并诗为惠次韵奉答》
芜荑酱醋吃煮葵,缝靴蜡线油涂锥。唐·作者:颜真卿《七言滑语联句》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中唐·作者:李端《胡腾儿》
粟金腰带象牙锥,散插红翎玉突枝。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三十四》
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中唐·作者:张籍《筑城词》
渚蒲抽芽剑脊动,岸荻迸笋锥头铦。中唐·作者:刘禹锡《和牛相公溪醉歌见寄》
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萝叶。中唐·作者:刘言史《送婆罗门归本国》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唐·作者:白居易《卜居》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紫毫笔 讥失职也》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中唐·作者:柳宗元《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中唐·作者:元稹《寄乐天》
橐它山上斧刃堆,望秦岭下锥头石。中唐·作者:元稹《望云骓马歌》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唐·作者:杜牧《题桐叶》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锥簇溜悬。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对雪献薛常侍》
云虬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唐·作者:陆龟蒙《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
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毛遂》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唐末·作者:李咸用《赠陈望尧》
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人不可知。五代末宋初·作者:欧阳炯《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玉邑东南第一峰,铦锥颖脱乱山中。北宋·作者:李堪《玉田八景 其六 文笔夕照》
郊翰秋劲愈于锥,筠管温温上玉辉。北宋·作者:林逋《清河茂才以良笔并诗为惠次韵奉答》
锥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锥】【戌集上】【金字部】 錐;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職追切【集韻】【韻會】【正韻】朱惟切, 音隹。【說文】銳器也。【玉篇】鍼也。【釋名】錐,利也。【左傳·昭六年】錐刀之末,將盡爭之。【註】錐刀末,喻小事。【史記·平原君傳】毛遂曰:臣得如錐之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末見而已。【前漢·枚乗傳】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 又【淮南子·兵略訓】疾如錐矢。【註】錐,金鏃箭羽之矢。 又毛錐,筆也。【五代史·史弘肇傳】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劒,毛錐子安足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