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抓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zhuā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抓字寓意

【抓】 zhuā 用指或爪挠:挠。痒。 用手或爪拿取:药。彩。 捉捕:贼。间谍。 把握住,不放过:工夫。 特别注意,加强领导:重点。 引人注意:他一上场就住了观众。

抓字解释

【抓】[①][zhuā][《廣韻》側交切,平肴,荘。][《廣韻》側絞切,上巧,莊。][《廣韻》側教切,去效,莊。](1)搔,用指甲或带钩齿的东西在物体上划过。(2)用手、爪取物或握物。(3)掌握。(4)逮捕;捕捉。(5)谓匆忙寻找。(6)控制;吸引。(7)束;系。(8)弹筝的动作。因近似以手物,故称。(9)配中药之称。(10)谓加强领导或特别注重去做某方面的事情。

抓字诗词来源

【抓】霹雳划深龙旧攫,屈槃痕浅虎新抓。唐·作者: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作者:杜牧《读韩杜集》
江湖散人天骨奇,短发搔来蓬半垂。唐·作者: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百花摘引如长虹,抓楹攫槛皆虬龙。北宋·作者:高象先《金丹歌》
病膜谁将宝篦刮,痒背恰得仙人抓。北宋·作者: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扢抓喜随膏雨解,鞦韆闲任䌽绳斜。北宋·作者:韩琦《辛亥寒食》
目■懒拭如松液,领发频抓似栗房。北宋·作者:司马光《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亦有麟脯脍海鲛,痒背只欠麻姑抓。北宋·作者:郭祥正《登王知白秀才跂贤亭呈同游余万二君》
抓搔世垢清肌肤,愈下愈拙真挈壶。北宋·作者:李之仪《撚须寄傅子渊》
炉边向火慵开口,睡里抓头忘却身。北宋·作者:释怀深《退步 其三》
妙体本来尘不染,何妨痒处与抓爬。宋·作者:李纲《兴国璨老浴堂新成以伽佗见示戏成三绝句 其三》
昨夜清寒惊觉时,手爪元来会抓痒。南宋·作者:释道颜《颂一首》
驱蚊无术但抓肤,灯火无因暂映书。南宋·作者:李洪《夜坐》
开年惨淡阴兼雨,终日抓搔寝不安。南宋·作者:王炎《病中书怀》
楚人已往应刘远,难倩麻姑痒处抓。南宋·作者:韩淲《抄诗》
一度遭佗痒处抓,愤然回首要翻交。南宋·作者:释居简《送善藏主出岭 其一》
紫荆一树花连枝,近以手抓动辄随。南宋·作者:苏泂《存没口号 其二》
睡龙决起求颔珠,划木抓岩纷怒爪。南宋·作者:郑清之《书西湖雷峰云讲主草书》
一读快如檄愈头,抓痒底用麻姑爪。南宋·作者:王迈《读坡诗》
熏香未可疏班马,抓痒无过看杜韩。南宋·作者:刘克庄《温陵诸贤接刊拙稿竹溪直院有诗助噪戏和一首》

抓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抓】【卯集中】【手字部】 抓; 康熙笔画:8; 页码:页421第11【唐韻】側巧切【集韻】【正韻】側絞切, 音蚤。【博雅】搔也。又掐也。【莊子·徐無鬼】有一狙焉,委蛇攫抓,見巧乎王。【杜甫·詩註】玉搔頭,今之抓頭也。 又【唐】韻】【廣韻】側交切【集韻】【類篇】莊交切, 音摷。義同。 又【唐韻】【韻會】【正韻】側教切【集韻】阻教切, 音笊。亦爪刺也。

与抓字同音的字

与抓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抓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