铫字的含义
铫字的解释
铫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4
- 拼音:diào
- 繁体:銚
- 笔画:11
- 部首:钅
铫字寓意
【铫】铫 (銚) diào 煮开水熬东西用的器具:铫子(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沙铫。药铫儿。 铫 (銚) tiáo 古代兵器,像矛。 铫 (銚) yáo 古代一种大锄。 姓。
铫字解释
【铫】[①][yáo][diào][《廣韻》餘昭切,平宵,以。][《廣韻》徒弔切,去嘯,定。]“铫1”的繁体字。(1)大锄。(2)一种带柄有嘴的小锅。(3)碗。(4)(今读diào)见“銚子”。(5)古国名。(6)姓。东汉光武帝时有铫期。见《後汉书》本传。[②][qiāo][《集韻》千遥切,平宵,清。]亦作“鑃1”。“铫2”的繁体字。通“”。锹锸之类。[③][tiáo][《集韻》田聊切,平蕭,定。]“铫3”的繁体字。(1)矛。(2)见“銚3”。[④][yào][《集韻》弋笑切,去笑,以。]“铫4”的繁体字。
铫字诗词来源
【铫】药铫夜倾残酒煖,竹床寒取旧毡铺。唐·作者:白居易《村居寄张殷衡》
买得茶来无铫煮,只将清泠送箪瓢。北宋·作者:强至《卢申之以惠山泉二斗为赠因忆南仲周友二首 其二》
且学公家作茗饮,塼炉石铫行相随。北宋·作者:苏轼《试院煎茶》
绳床斜月坐秋晚,石铫寒泉语夜深。宋·作者:饶节《用海印和尚韵和吴提刑游山颂》
他年同道如相过,沙铫煨茶竹叶中。宋·作者:饶节《别用韵寄诸同参》
澄澄皎洁无增减,石铫煎茶味更全。北宋·作者:释仁钦《灵岩十二景 其十 白鹤泉》
舌头无骨随人转,熨斗煎茶铫不同。北宋·作者:释怀深《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
日南午,瓦炉石铫闲家具。北宋·作者:释怀深《洞庭十二偈 其六》
相从便好携炉铫,乳面新来胜撇醅。宋·作者:李光《人日立春呈元成进道二兄二首 其一》
更喜老纲能会事,手携炉铫自相寻。宋·作者:李光《游智林寺》
棋罢不知风破雨,却携炉铫过前山。宋·作者:李光《过上方一绝》
山东石铫海上来,活火新泉候鱼目。宋·作者:李光《饮茶歌》
吾人老怀丘壑情,洗君石铫盱眙城。北宋·作者:吴则礼《周介然所惠石铫取淮水瀹茶》
药囊赖有茱萸实,茶铫频烦薄荷芽。宋·作者:李纲《九日与宗之对酌怀梁溪诸季时菊花犹未结蕊于药果中得茱萸泛酒有馈山果海鲜者多素所不识赋诗见意二首 其一》
熨斗煎茶铫不同,泥牛解作师子吼。宋·作者: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二》
石铫瓦盆吾已具,竹林它日定相陪。南宋·作者:王十朋《会同僚于郡斋煮惠山泉烹建溪茶酌瞿唐春》
书堂犹觉宝薰在,石铫微闻仙茗香。宋·作者:张大直《题含虚南洞》
广文唤客作妙供,石铫风炉皆手亲。宋·作者:章甫《叶子逸以惠山泉瀹日铸新茶饷予与常郑卿》
尔来刳作短尾铫,形模简古得全浑。宋·作者:虞俦《赠孙尉姑苏紫石铫孙有诗次韵》
小团自汲新泉试,凉满松风石铫炉。南宋·作者:洪咨夔《初夏即事一首谢俞德远惠茶》
买得茶来无铫煮,只将清泠送箪瓢。北宋·作者:强至《卢申之以惠山泉二斗为赠因忆南仲周友二首 其二》
且学公家作茗饮,塼炉石铫行相随。北宋·作者:苏轼《试院煎茶》
绳床斜月坐秋晚,石铫寒泉语夜深。宋·作者:饶节《用海印和尚韵和吴提刑游山颂》
他年同道如相过,沙铫煨茶竹叶中。宋·作者:饶节《别用韵寄诸同参》
澄澄皎洁无增减,石铫煎茶味更全。北宋·作者:释仁钦《灵岩十二景 其十 白鹤泉》
舌头无骨随人转,熨斗煎茶铫不同。北宋·作者:释怀深《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
日南午,瓦炉石铫闲家具。北宋·作者:释怀深《洞庭十二偈 其六》
相从便好携炉铫,乳面新来胜撇醅。宋·作者:李光《人日立春呈元成进道二兄二首 其一》
更喜老纲能会事,手携炉铫自相寻。宋·作者:李光《游智林寺》
棋罢不知风破雨,却携炉铫过前山。宋·作者:李光《过上方一绝》
山东石铫海上来,活火新泉候鱼目。宋·作者:李光《饮茶歌》
吾人老怀丘壑情,洗君石铫盱眙城。北宋·作者:吴则礼《周介然所惠石铫取淮水瀹茶》
药囊赖有茱萸实,茶铫频烦薄荷芽。宋·作者:李纲《九日与宗之对酌怀梁溪诸季时菊花犹未结蕊于药果中得茱萸泛酒有馈山果海鲜者多素所不识赋诗见意二首 其一》
熨斗煎茶铫不同,泥牛解作师子吼。宋·作者: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二》
石铫瓦盆吾已具,竹林它日定相陪。南宋·作者:王十朋《会同僚于郡斋煮惠山泉烹建溪茶酌瞿唐春》
书堂犹觉宝薰在,石铫微闻仙茗香。宋·作者:张大直《题含虚南洞》
广文唤客作妙供,石铫风炉皆手亲。宋·作者:章甫《叶子逸以惠山泉瀹日铸新茶饷予与常郑卿》
尔来刳作短尾铫,形模简古得全浑。宋·作者:虞俦《赠孙尉姑苏紫石铫孙有诗次韵》
小团自汲新泉试,凉满松风石铫炉。南宋·作者:洪咨夔《初夏即事一首谢俞德远惠茶》
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铫】【戌集上】【金字部】 銚;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以招切【集韻】【韻會】餘招切, 音遙。【說文】溫器也。【廣韻】燒器。【正字通】今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亦曰銚。 又【揚子·方言】 ,宋楚魏之閒,或謂之銚銳。 又【說文】一曰田器。 又姓。【後漢·銚期傳】銚期,字須况,潁川郟人。 又國名。【前漢·禮樂志】銚四會員十二人,齊四會員十九人。【註】銚,國名。音姚。 又【馬融·長笛賦】剺櫟銚 ,晢龍之慧也。【註】皆分別節制之貌。 又【集韻】千遙切,音 。臿也。【詩·周頌·庤乃錢鎛疏】世本云:垂作銚。宋仲子註云:銚,刈也。然則銚刈物之器也。【釋文】銚,七遙反。【莊子·外物篇】銚鎒于是乎始修。【註】銚,七遙反。削也。能有所穿削也。又他堯反。 又【廣韻】吐彫切【集韻】他彫切, 音祧。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 徒弔切,音調。燒器。【集韻】或作鑃鑵。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義同。 又弋笑切,音燿。與 同。 芅,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註】今羊桃也。或曰鬼桃。葉似桃,華白,子如小麥,亦似桃。○按釋文銚,音姚,與集韻音異。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長矛也。【呂氏春秋】長銚利兵。考證:〔【詩·周頌·痔乃錢鎛】〕 謹照原文痔改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