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字的含义
偏字的解释
偏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1
- 拼音:piān
- 繁体:偏
- 笔画:11
- 部首:亻
偏字寓意
【偏】偏 piān 歪,不在中间:偏斜。偏离。偏旁。偏僻。偏远。偏锋(a.书法上指用毛笔时笔锋斜出的笔势;b.泛指做文章从侧面着手的方法)。不偏不倚。 不全面,不正确:偏爱。偏见。偏激。偏狭。偏执。偏废。偏颇。偏听偏信。 与愿望、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偏偏。偏巧。 谦辞,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我偏过了,您请吃吧。
偏字解释
【偏】[①][piān][《廣韻》芳連切,平仙,滂。][《廣韻》匹戰切,去線,滂。]亦作“徧2”。(1)不居中,边侧。(2)边远,僻远。(3)不公正,偏袒。(4)疏远。(5)片面。(6)倾侧。(7)专,侧重。(8)半。(9)少。(10)部属。(11)配偶之一方。(12)辅佐。(13)古时徒兵以五十人为偏,战车以二十五乘为偏。参见“偏伍”。(14)客套话。指先已用膳。(15)客套话。用于请人帮忙或谢人代己做事。(16)副词。表示事实与希望相反。亦表示故意违反客观要求。偏偏,偏要。(17)副词,表程度。最;很;特别。(18)表示多;深。(19)副词,表示范围。只;独;单单。(20)副词,表示时间。正好;恰巧。(21)通“諞”。谄媚。(22)通“翩”。[②][biàn]通“徧1”。普遍;全面
偏字诗词来源
【偏】临池间竹偏增绿,依阶映雪纷如玉。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东魏·作者:高昂《赠弟季式诗》
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陈朝·作者:徐陵《乌栖曲二首 其一》
自从异县同心别,偏恨同时成异节。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诗》
霜风秋月映楼明,寡鹤偏栖中夜惊。陈朝·作者:阮卓《赋得黄鹄一远别诗》
偏著故人织素诗,愿奏秦声采莲调。陈朝·作者:江总《内殿赋新诗》
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别路捣衣声。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偏讶思君无限极,欲罢欲忘还复忆。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二》
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初·作者:刘方平《夜月》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初唐·作者: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
就暖风光偏著柳,辞寒雪影半藏梅。唐·作者:马怀素《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正逢天下金镜清,偏加日饮醇醪意。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春风不解传乡信,江月偏能照客愁。唐·作者:李邕《□□ 其一》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偏是著花迟。唐·作者:赵彦昭《秋朝木芙蓉》
天上姮娥遥解意,偏教月向踏歌明。唐·作者:张谔《句》
林壑偏能留睿赏,长天莫遽下丹曦。唐·作者:杨敬述《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韩昌拜节偏知送,郑吉驱旌坐见迎。唐·作者:胡皓《大漠行》
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东魏·作者:高昂《赠弟季式诗》
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陈朝·作者:徐陵《乌栖曲二首 其一》
自从异县同心别,偏恨同时成异节。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诗》
霜风秋月映楼明,寡鹤偏栖中夜惊。陈朝·作者:阮卓《赋得黄鹄一远别诗》
偏著故人织素诗,愿奏秦声采莲调。陈朝·作者:江总《内殿赋新诗》
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别路捣衣声。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偏讶思君无限极,欲罢欲忘还复忆。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二》
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初·作者:刘方平《夜月》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初唐·作者: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
就暖风光偏著柳,辞寒雪影半藏梅。唐·作者:马怀素《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正逢天下金镜清,偏加日饮醇醪意。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春风不解传乡信,江月偏能照客愁。唐·作者:李邕《□□ 其一》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偏是著花迟。唐·作者:赵彦昭《秋朝木芙蓉》
天上姮娥遥解意,偏教月向踏歌明。唐·作者:张谔《句》
林壑偏能留睿赏,长天莫遽下丹曦。唐·作者:杨敬述《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韩昌拜节偏知送,郑吉驱旌坐见迎。唐·作者:胡皓《大漠行》
偏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偏】【子集中】【人字部】 偏;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10第16【唐韻】芳連切【集韻】【韻會】【正韻】紕延切, 音篇。頗也,側也。【書·洪範】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又中之兩旁曰偏。【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 又屬也。【左傳·襄三年】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舉其偏不爲黨。 又【周禮·夏官】疏:五十人爲偏。 又【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詳前伍字註。 又偏枯。【荀子·非相篇】禹跳湯偏。【鄭註】湯半體枯。 又姓。漢偏呂。見【史游急就章】。 又偏翩篇古通用。【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鄰。陸德明作篇篇。古文作偏偏。考證:〔【周禮·地官】五十人爲偏。〕 謹按此夏官敍官疏文,非地官經文也。地官謹改爲夏官疏。〔【荀子·非相篇】禹跳湯偏。【鄭註】湯半 枯。〕 謹照原書半 改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