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狷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juàn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狷字寓意

【狷】 juàn 胸襟狭窄,性情急躁:急。狭。 洁身自好,性情耿直:介。傲。

狷字解释

【狷】[①][juàn][《廣韻》吉掾切,去線,見。][《廣韻》古縣切,去霰,見。]“獧2”的被通假字。(1)拘谨无为。引申为孤洁。(2)耿直;固执。(3)偏急。

狷字诗词来源

【狷】从此别离长酩酊,洛阳狂狷任椎埋。唐·作者:李绅《州中小饮便别牛相》
伊余独禀狂狷性,褊量多言仍薄命。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聊以为报未竟复得子乔校书示问故兼寄陈君庶资一笑耳》
一麾岭外遥相望,应合趋庭问狷人。北宋·作者:王曾《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无邪每奉先儒戒,有犯常存狷者情。北宋·作者:韩维《再和二首 其一》
蝇谗蝶轻螗螂狷,同类殊名悉相应。北宋·作者:刘敞《画草虫扇子》
当权得意莫相忘,要须容此狂狷士。北宋·作者:赵鼎臣《送张彦政归京师》
狂狷虽云执一偏,一偏所执尚能坚。宋·作者:张九成《论语绝句 其五十八》
行藏独与吾夫子,不类当时狷与狂。宋·作者:张九成《论语绝句 其六十七》
北溪野人狷且狂,躬陪盛仪喜莫量。南宋·作者:陈淳《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雕锼已被天公怒,狂狷仍遭俗子憎。南宋·作者:戴复古《过昭武访李友山诗社诸人》
前生疑是老头陀,却笑今生狷愤多。宋末元初·作者:刘黻《和叶正父见寄》
善藏未用争饴利,中立悬知异狷狂。宋末元初·作者:方回《次韵象山书院山长汪德载垂访》
肝胆槎枒须酒浇,顾我非狂亦非狷。金末·作者:段克己《乙巳清明游青阳峡》
前辈仪刑观晚节,后生狂狷异中行。元末明初·作者:赵汸《次陈先生韵 其二》
狂者狷者难同堂,我欲异味皆兼尝。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圆齐又□□催酿载醪等语。起予者也》
或是狷介异于众,啸咏自然无与共。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山蜂》
荒殿鸟啼时近榻,香台狷卧夜窥灯。明·作者:王恭《夏日游棋山寺燕集》
天籁风泉何处鸣,落木寒狷一时起。明·作者:王恭《空江秋篴浮丘郑助教索予赋之》
自知狷介仰高义,众口愤嫉徒啾啾。明·作者:刘溥《送刘侍讲宗器养病还吴》
天生嘉植异凡卉,狷士品题号君子。明·作者:黄仲昭《宾竹歌》

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狷】【巳集下】【犬字部】 狷;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711第28【唐韻】古縣切【韻會】規縣切, 音絹。【說文】褊急也。从犬,肙聲。【集韻】有所不爲也。【論語】狷者,有所不爲也。【晉語】小心狷介,不敢行也。【後漢·隂興傳】豐亦狷急。【註】狷,疾也。 又【廣韻】【正韻】吉掾切【集韻】規掾切, 音睊。又【集韻】【韻會】 古泫切,音琄。或作獧。義 同。 又【集韻】圭懸切,音涓。亦有所不爲也。 又【玉篇】疑猶豫也。◎按廣韻集韻 書作狷。狷字从 作。【字彙】俗猨字。狷原字从 ,不从肙。

与狷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狷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