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狌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shēng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狌字寓意

【狌】 shēng 古同“鼪”,黄鼠狼:“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 xīng 古同“猩”,猩猩:“今夫,形笑,亦二足而毛也。

狌字解释

【狌】[①][xīng][《廣韻》所庚切,平庚,生。][《集韻》桑經切,平青,心。]猩猩。[②][shēng][《廣韻》所庚切,平庚,生。]同“鼪”。俗称黄鼠狼。

狌字诗词来源

【狌】麇驰虺窜狌鼯跳,灵景晦昧何由昭。北宋·作者:晁补之《径山》
巧护狸狌莫惊吓,好留相伴诵心经。南宋·作者:姜特立《赋巩丈鹦鹉三首 其三》
未须鹞鹢增威势,已觉狌鼯受指麾。南宋·作者:吴潜《阅城壁》
买鱼日日与狌狸,捕鼠有心奚待饥。南宋末·作者:蒲寿宬《咏狸》
乾坤意气空峥嵘,饥鼠倒齧云母屏,论功有不如狸狌。南宋至元初·作者:陈杰《猛虎行》
遗之一羓燕土羞,绝胜熊掌与狌唇。金·作者:李奎报《谢崔天院宗藩惠羊羓馈病母》
眼底狌鼯俱扫迹,胸中有策致唐虞。元·作者:董成《送俞子俊丽水巡检》
只今太平不用武,狌鼯不鸣鸡犬鸣。元末明初·作者:李延兴《圼县公并东判簿长司》
狌枝红染又东风,每见朱髯向梦中。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奉简朱同年》
采石之水青山云,魑魅夜啸狌鼯坟。元末明初·作者:孙作《李太白赞》
天人之间或有愧,何异冠服蒙狸狌。元末明初·作者:宋濂《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教授仲申》
禽鸟讶予归树上,狸狌惊迹窜林间。明·作者:金时习《山中十景 其七 携篮采菜》
驱将鹰犬垂鞭去,射得狌狸带箭还。明·作者:徐熥《帝京篇》
文酒馀踪又荒徼,蝮蛇倒挂狌猱啼。清·作者:翁方纲《灵湫岩胡忠简题名》
火雅火雉而火狌,烟飞石散开峥嵘。清·作者:黄景仁《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
首自招摇貌兽族,如禺耳白名狌狌。清·作者:叶舟《观禹庙壁间所塑山海经图像》
何意狌鼯喧世日,再闻鸾凤啸云间。清·作者:陆惟灿《书梦华先生诗集后》
云游日被洞壑裹,笔落能使狌鼯啼。清·作者:何绍基《罗苏溪前辈赠石溪上人画幅》
独楸不叶狌狌啼,露顶孤巢愁列缺。清·作者:姚燮《杮岭写望三章 其二》

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狌】【巳集下】【犬字部】 狌; 康熙笔画:9; 页码:页708第20【集韻】【正韻】 師庚切,音生。【玉篇】本作猩。【爾雅·釋獸】疏王會曰:都郭狌狌欺羽,狌狌若黃狗,人面,能言。【山海經】 山有獸,狀如禺,而曰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淮南子·畢萬術】歸終知來,狌狌知徃。互詳後猩字註。 又【集韻】桑經切,音星。義同。◎按集韻十五靑韻,猩又與狌別。 又【集韻】息正切,音性。鼠屬。【莊子·秋水篇】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 【集韻】或作鼪。考證:〔【爾雅·釋獸註】王會曰,都郭狌狌欺羽,狌狌若黃狗,人面,能言。〕 謹照原文註改疏。

与狌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狌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狌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