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字的含义
猕字的解释
猕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2
- 拼音:mí
- 繁体:獼
- 笔画:11
- 部首:犭
猕字寓意
【猕】猕 (獼) mí 〔猕猴〕哺乳动物,猴的一种,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澄黄色,面部微红色,尾短,四肢都像人。以野果、野菜等为食物。古亦称“母猴”、“沐猴”。
猕字解释
【猕】[①][mí][《廣韻》武移切,平支,明。][《集韻》民卑切,平支,明。]亦作“獮2”。“猕1”的繁体字。亦作“猕1”。见“獼猴”。
猕字诗词来源
【猕】猕猴推落临崖石,打破下方遮月云。唐·作者:萧翼《留题云门》
猛虎听经金磬动,猕猴献蜜雪窗閒。中唐·作者:李端《题觉公新兰若》
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中唐·作者:朱放《游石涧寺》
因君今日形章句,羡猕猴兮著衣裳。唐·作者:马异《荅卢仝结交诗》
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唐·作者:于鹄《买山吟》
晚吹箫管秋山里,引得猕猴出象林。中唐·作者:王建《元太守同游七泉寺》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中唐·作者:张籍《山禽》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中唐·作者: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暖眠鸂鶒晴滩草,高挂猕猴暮涧松。唐·作者:许浑《送郭秀才游天台》
猿来近岭猕猴散,鱼下深潭翡翠闲。唐·作者:许浑《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
关分河汉秋钟绝,露滴猕猴夜岳空。唐·作者:周贺《赠厉玄侍御》
成福僧留不拟归,猕猴菌嫩豆苗肌。五代·作者:贯休《避寇游成福山院》
童子念经深竹里,猕猴拾虱夕阳中。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
认取还丹莫乱求,猕猴水底弄明月。北宋·作者:赵炅《逍遥歌 其十九》
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咳嗽病猕猴。北宋·作者:许洞《嘲林和靖》
闻说猕猴性颇灵,相车来便满山迎。北宋·作者:程颢《游鄠山诗十二首 猕猴》
猕猴摘果趁不去,白云常在衣裳间。北宋·作者:郭祥正《谢刘察推》
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猕猴骑土牛。北宋·作者:苏轼《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
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北宋·作者:黄庭坚《观世音赞六首 其二》
蝙蝠倒悬徒颉顽,猕猴徐步漫趑趄。宋·作者:晁说之《洪泽守闸和二十二弟韵》
猛虎听经金磬动,猕猴献蜜雪窗閒。中唐·作者:李端《题觉公新兰若》
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中唐·作者:朱放《游石涧寺》
因君今日形章句,羡猕猴兮著衣裳。唐·作者:马异《荅卢仝结交诗》
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唐·作者:于鹄《买山吟》
晚吹箫管秋山里,引得猕猴出象林。中唐·作者:王建《元太守同游七泉寺》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中唐·作者:张籍《山禽》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中唐·作者: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暖眠鸂鶒晴滩草,高挂猕猴暮涧松。唐·作者:许浑《送郭秀才游天台》
猿来近岭猕猴散,鱼下深潭翡翠闲。唐·作者:许浑《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
关分河汉秋钟绝,露滴猕猴夜岳空。唐·作者:周贺《赠厉玄侍御》
成福僧留不拟归,猕猴菌嫩豆苗肌。五代·作者:贯休《避寇游成福山院》
童子念经深竹里,猕猴拾虱夕阳中。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
认取还丹莫乱求,猕猴水底弄明月。北宋·作者:赵炅《逍遥歌 其十九》
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咳嗽病猕猴。北宋·作者:许洞《嘲林和靖》
闻说猕猴性颇灵,相车来便满山迎。北宋·作者:程颢《游鄠山诗十二首 猕猴》
猕猴摘果趁不去,白云常在衣裳间。北宋·作者:郭祥正《谢刘察推》
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猕猴骑土牛。北宋·作者:苏轼《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
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北宋·作者:黄庭坚《观世音赞六首 其二》
蝙蝠倒悬徒颉顽,猕猴徐步漫趑趄。宋·作者:晁说之《洪泽守闸和二十二弟韵》
猕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猕】【巳集下】【犬字部】 猕;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13第15【集韻】民 切,音彌。本作獮。或作 。詳獮字註。〔本作〈亻彌〉。或作 。詳獮字註。〕 謹照〈亻彌〉字註,〈亻彌〉字獮字 改獮。 (獼)【廣韻】武移切【集韻】民 切, 音彌。【玉篇】獼猴。【博雅】猱狙,獼猚也。 又【正字通】通雅曰:沐猴,獼猴,母猴也。【前漢·西域傳沐猴註】沐猴,卽獼猴。母音轉爲馬,又轉爲彌。方言呼母曰 ,此其證也。獸以雌强,今獼猴亦謂其大者,猶凡物之大者曰馬,藍馬薊之類。【集韻】或作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