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猘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zhì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猘字寓意

【猘】 zhì 狂犬,疯狗:“夫噬固能伤人,而豺声亦当自毙。” 疯狂的:“狂马不触木,狗不自投于水。” 凶猛;勇猛:凶。“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儿难与争锋也。

猘字解释

【猘】[①][zhì][《廣韻》居例切,去祭,見。][《集韻》征例切,去祭,章。](1)谓狗疯狂。参见“犬”、“狗”。(2)狂犬、猛犬。比喻狂暴之徒。(3)凶猛貌。(4)指猖狂作乱。

猘字诗词来源

【猘】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唐·作者:李商隐《赠从兄阆之》
金虎挻灾不复论,搆成狂猘犯车尘。唐末·作者:韩偓《八月六日作四首 其二》
饥鹰猘犬争为用,不在人知指纵功。北宋·作者:韩琦《试猎》
群吠我方憎猘子,一鸣谁更识龙媒。北宋·作者:王安石《次韵答陈正叔二首 其一》
骊驹喜饱嘶犹恋,猘犬誇狞吠欲催。北宋·作者:李廌《谷隐寺书事诗》
猘子龂龂老更狂,潭空百尺卧干将。宋·作者:孙觌《题虎邱剑池二首 其一》
妖腰乱领不自保,丰狐老猘谁跳梁。北宋末·作者:周紫芝《刘将军宝刀歌》
长衾大枕寝将安,猘子成擒路不难。宋·作者:苏籀《次韵伯业赋诗相迎喜予解秩一首》
东猘西虺致首尾,屹立左右相周旋。南宋·作者:陈长方《李西平画像赞》
煎膏软玉定虚语,猘犬所伤或可痊。宋·作者:郭印《食虾蟆诗》
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猘子势已穷。南宋·作者:陆游《醉歌》
猘儿总角交孙策,牛渚明年得小乔。南宋·作者:周南《宿春谷》
岂知李侯心胆粗,捕缚猘子才须臾。南宋·作者:胡矩《濠梁凯歌》
平江羽檄走凶雏,采石鳅舡戮狂猘。南宋·作者:魏了翁《安大使生日》
厥今狂猘先狺狺,事势不与开禧伦。南宋·作者:魏了翁《董侍郎生日》
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南宋·作者:刘克庄《孙伯符》
饱吞猘狗未足醉,时失行客惊相呼。宋末元初·作者:艾性夫《射虎行赠张生》
明君能用谋臣计,馀倘并诛猘犬狂。元·作者:闵思平《时事 其一》
涸鱼垂死磨鳞赤,猘犬狂驰吐沫红。元·作者:闵思平《破南贼》
三坟五典日月揭,岂有民俗狂如猘。元末明初·作者:李穑《扶桑吟》

猘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猘】【巳集下】【犬字部】 猘;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13第21〔古文〕 【集韻】征例切,音制。本作狾。或作瘈。詳狾字註。 又【集韻】【韻會】 居例切,音罽。義同。【淮南子·氾論訓】猘狗之驚,以殺子陽。【集韻】或作狾瘈 。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或作狾。義同。

与猘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猘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猘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