寁字的含义
寁字的解释
寁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zǎn
- 繁体:寁
- 笔画:11
- 部首:宀
寁字寓意
【寁】寁 zǎn 迅速;快捷。
寁字解释
【寁】[①][zǎn][jié][《廣韻》子感切,上感,精。][《廣韻》疾葉切,入葉,從。]召;招呼。《诗·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摻執子之袪兮。無我惡兮,不寁故也。”毛传:“寁,速也。”陈奂传疏:“《行露》傳'速'訓'召',此傳'速'亦當訓爲'召'。”一说速绝;速去。见朱熹集传、马瑞辰通释。
寁字诗词来源
【寁】没有查到相关诗词
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寁】【寅集上】【宀字部】 寁;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287第19【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子感切,音昝。【說文】居之速也。【詩·鄭風】無我惡兮,不寁故也。【朱傳】寁速,故舊也。言子無惡我而不留,故舊不可以遽絕也。 又【廣韻】亟也。 又入聲。【五音集韻】疾葉切,音捷。義同。 又【正字通】正韻二十一感,寁,速也。十葉,寁,亟也。亟與速義相近,分二音。韻會感韻收寁字,葉韻不載。又說文,寁,居之速,从宀疌聲。孫愐子感切,切與聲反,音訓皆未定,此六書之可疑者。字彙兼昝疌二音,从正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