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利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利字寓意

【利】 l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使顺、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 )。一本万。 姓。

利字解释

【利】[①][lì][《廣韻》力至切,去至,來。](1)锋;锐。(2)疾;迅猛。(3)益;好处。(4)吉;顺。(5)方便;适宜。(6)胜;胜过。(7)资源。(8)赢息。(9)爵赏;禄。(10)顺应。(11)犹用。(12)贪爱;喜好。(13)犹养。谓告祭时的供养。(14)指大小便。参见“便”。(15)通“離”。离开。参见“跂”。(16)通“痢”。痢疾。(17)姓。汉有幾。见《史记·高祖本纪》。

利字诗词来源

【利】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秦末·作者:项羽《垓下歌》
或抱货兮以从利,或追恩兮以赴义。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三禾椮椮林茂孳。金刀利刃齐刈之。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二》
筑城思坚剑思利。南朝宋·作者:鲍照《代淮南王二首 其二》
通畅经书有舍利。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八》
迁神涅槃舍利弗。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四》
舍利塔中遗释子,观音崖上礼慈容。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题龟峰山》
残双贼命伤太和,□子劝妻誇便利。初唐·作者:李元礼《诫杀生文》
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拟直。唐初·作者:李峤《宝剑篇》
持来报主不辞劳,宿昔立功非重利。初唐·作者:乔知之《羸骏篇》
始看鱼跃方成海,即睹龙飞利在天。唐·作者:裴漼《郊庙歌辞 享龙池乐章 第十章》
鳞宗壳族嬉为府,弋叟罛师利焉聚。唐·作者:张说《同赵侍御乾湖作》
脱略势利犹埃尘,啸傲时人而已矣。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盛唐·作者: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唐·作者:丁仙芝《赠朱中书》
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盛唐·作者:李白《僧伽歌》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唐·作者:杜甫《高都护骢马行》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唐·作者:杜甫《负薪行》
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唐·作者:杜甫《前苦寒行二首 其二》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盛唐·作者:崔颢《行经华阴》

利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利】【子集下】【刀字部】 利;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38第19〔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 音詈。【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又【廣韻】吉也,宜也。【易·賁卦】利有攸往。又私利也。【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註】利猶貪也。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註】利,滑密也。又州名。【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又姓。【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又【韻補】叶音棃。【古樂府】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饑。

与利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利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