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字的含义
身字的解释
身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7
- 拼音:shēn
- 繁体:身
- 笔画:7
- 部首:身
身字寓意
【身】身 shēn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献身。 亲自,本人: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f坣 )。身败名裂。 孕,娠:身孕。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身字解释
【身】[①][shēn][《廣韻》失人切,平真,書。](1)人或动物的躯体。(1)指整个身体。《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身”:“人自頂以下踵以上,總謂之身。”方之《兄弟团圆》:“程家宝一听,楞了一下,气的回身就走。”(2)指颈以下大腿以上的部分。《论语·乡党》:“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頸以下股以上亦謂之身……以今尺度之,中人頸以下股以上約有一尺八寸,一身之長也,再加九寸,爲一身之半,則二尺七寸矣。”(3)指头以外的部分。《楚辞·九歌·国殇》:“首身離兮心不懲。”《山海经·南山经》:“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2)身孕。(3)物体的主体或主干部分。(4)自身;自己。(5)代词。第一人称,相当于“我”。(6)亲自。(7)身体力行;亲身经历。(8)亲自担任或担当。(9)谓佩带;穿着。(10)身分;地位。(11)品德;才能。(12)功名;事业。(13)生命。(14)毕生,一辈子。(15)年寿,年纪。(16)佛教身世轮回说的一世。(17)量词。(18)姓。汉有身相。见《万姓统谱·真韵》。[②][yuān]见“身2毒”。
身字诗词来源
【身】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战国楚国·作者: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国·作者:屈原《国殇》
敢托身兮长自私。西汉·作者:司马相如《歌》
痛不著身言忍之,钱不出家言与之。汉·作者:无名氏《王符引谚论守边》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东汉·作者:崔骃《安封侯诗》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鳞身甲体永兴福。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三》
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南朝宋·作者:宝志《偈》
宁惟血气无身剪。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犹忆去时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长。南梁·作者:王筠《行路难》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口谈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君安逝兮西入秦,愿将微影随君身。南北朝·作者:车?《车遥遥》
复畏寒冻来结果。身着天衣谁知我。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一》
生在东方身青葱。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四》
黄河为路行竟头。一身涉世快游游。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七》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国·作者:屈原《国殇》
敢托身兮长自私。西汉·作者:司马相如《歌》
痛不著身言忍之,钱不出家言与之。汉·作者:无名氏《王符引谚论守边》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东汉·作者:崔骃《安封侯诗》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鳞身甲体永兴福。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三》
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南朝宋·作者:宝志《偈》
宁惟血气无身剪。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犹忆去时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长。南梁·作者:王筠《行路难》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口谈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君安逝兮西入秦,愿将微影随君身。南北朝·作者:车?《车遥遥》
复畏寒冻来结果。身着天衣谁知我。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一》
生在东方身青葱。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四》
黄河为路行竟头。一身涉世快游游。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七》
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身】【酉集中】【身字部】 身;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237第01【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 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