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字的含义
针字的解释
针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0
- 拼音:zhēn
- 繁体:針
- 笔画:7
- 部首:钅
针字寓意
【针】针 (針) zhēn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针线。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针。 用针扎治病:针灸。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针头。
针字解释
【针】[①][zhēn][《廣韻》職深切,平侵,章。][《廣韻》之任切,去沁,章。]“针1”的繁体字。亦作“鍼1”。(1)缝纫或缝合用的工具,细长而小,一头尖锐,另一头有眼用以引线。(2)针状物。(3)特指中医用以刺穴位以治病之针状器械。参见“針石”。(4)用针或针状物刺。(5)特指中医以针刺穴位以治疗。(6)引申为治疗。(7)规劝;讥刺。(8)针剂,注射用的药物。
针字诗词来源
【针】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初唐·作者:刘希夷《捣衣篇》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唐·作者:杜甫《江村》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唐·作者:杜甫《白丝行》
得君乱丝与君理,蜀江如线如针水。唐·作者: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盛唐·作者:崔颢《七夕》
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唐·作者:岑参《太白胡僧歌》
欲教针线娇难解,暂弄琴书性已便。唐·作者:戴叔伦《少女生日感怀》
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中唐·作者:权德舆《七夕》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中唐·作者:王涯《宫词三十首 其二十一》
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九十四》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中唐·作者:张籍《杂歌谣辞 吴楚歌词》
我为侯生不能已,盘针擘粒投泥滓。中唐·作者:韩愈《赠侯喜》
深藏数片将归去,红缕金针绣取看。中唐·作者:刘言史《看山木瓜花二首 其二》
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唐·作者:白居易《绣妇叹》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唐·作者:白居易《简简吟》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唐·作者: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唐·作者:鲍溶《霓裳羽衣歌》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中唐·作者:元稹《遣悲怀三首 其二》
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中唐·作者:元稹《乐府古题序 董逃行》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唐·作者:杜甫《江村》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唐·作者:杜甫《白丝行》
得君乱丝与君理,蜀江如线如针水。唐·作者: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盛唐·作者:崔颢《七夕》
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唐·作者:岑参《太白胡僧歌》
欲教针线娇难解,暂弄琴书性已便。唐·作者:戴叔伦《少女生日感怀》
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中唐·作者:权德舆《七夕》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中唐·作者:王涯《宫词三十首 其二十一》
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九十四》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中唐·作者:张籍《杂歌谣辞 吴楚歌词》
我为侯生不能已,盘针擘粒投泥滓。中唐·作者:韩愈《赠侯喜》
深藏数片将归去,红缕金针绣取看。中唐·作者:刘言史《看山木瓜花二首 其二》
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唐·作者:白居易《绣妇叹》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唐·作者:白居易《简简吟》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唐·作者: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唐·作者:鲍溶《霓裳羽衣歌》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中唐·作者:元稹《遣悲怀三首 其二》
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中唐·作者:元稹《乐府古题序 董逃行》
针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针】【戌集上】【金字部】 針;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328第06【廣韻】之林切【集韻】【正韻】諸深切, 音斟。【說文徐註】俗鍼字。所以縫也。【易·乾卦各從其類疏】若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天寶遺事】唐宮中七夕結彩樓, 瓜果酒炙,祀牛女。妃嬪各執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 又姓。明隆慶舉人針惠。 又【方書】針灸法。互詳後鍼字註。 又蟲名。【古今注】蝌蚪,一名 針。 又書法。有垂露體,懸針體。【庾信·謝趙王啓】垂露懸針,書恩不盡。 又【廣韻】之任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 枕去聲。【集韻】縫也。 又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