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走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拼音:zǒu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走字寓意

【走】 zǒu 行:路。步。 往来:亲戚。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往来运送:信。私。 离去:开。刚。出。 经过:账。内线。后门。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 失去原样:形。样。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走字解释

【走】[①][zǒu][《廣韻》子苟切,上厚,精。][《廣韻》則候切,去候,精。]“奏2”的被通假字。亦作“赱1”。(1)疾趋,奔跑。(2)借指兽类。(3)有时特指狗。参见“馬報”。(4)前往。(5)趋向;归附。(6)引申为拜谒;趋奉。(7)奉献;赠奉。(8)通向。(9)逃跑;逃奔。(10)谓驱逐,使溃逃。(11)驰骋。(12)引申为驱使;派遣。(13)行;步行。(14)引申为动;往来。(15)开;离去。(16)为叱人离开。(17)用作死亡的讳言。(18)丧失;失去。(19)变动;改变。(20)引申为偏差。(21)排泄。(22)泄漏。(23)从;经由。(24)流动;滚动。(25)引申为流行;传布。(26)移动;挪动。(27)谓操练武术或动手较量。(28)开动;动用。(29)指车船等交通工具的运行。(30)借指车轮。(31)指机械、仪表等的运转。(32)自称的谦词。犹言仆。(33)小吏,下吏。(34)草名。

走字诗词来源

【走】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信哉少林世为遇。飞被走马与鬼语。汉·作者:无名氏《益都民为王忳谣》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死诸葛走生仲达。魏晋·作者:无名氏《百姓谚》
征钟落地桓迸走。魏晋·作者:无名氏《安帝元兴初童谣》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一》
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东魏·作者:高昂《赠弟季式诗》
走如流水得周局。智者察之知急速。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六》
病耳蚊过似走雷,杖行犹怯步难回。隋末唐初·作者:慧净《自皋亭至吴门吊二大护法》
飞觞竞醉心回日,走马争先眼著鞭。初唐·作者:薛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蹀躞朝驰过上苑,䟃?暝走发章台。初唐·作者:乔知之《羸骏篇》
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初唐·作者:宋之问《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
流车走马纷相催,折芳瑶华向曲台。初唐·作者:吴少微《古意》
斗鸡走马□□□,乐煞长安游侠儿。唐·作者:李行言《城南宴》
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唐·作者:张果《题登真洞》
元神散走枯庭在,抛尽玄珠一物无。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二》
元真散走不能扃,积毒纵横坏百灵。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八》
柏梁赋诗不及宴,长楸走马谁相数。盛唐·作者:李颀《放歌行荅从弟墨卿》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盛唐·作者: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走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走】【酉集中】【走字部】 走;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215第01〔古文〕 【廣韻】子苟切【集韻】【韻會】【正韻】子口切, 奏上聲。【說文】趨也。从夭从止。【註】徐鍇曰: 則足屈,故从夭。【五經文字】今經典相承作走。 又【儀禮·士相見禮】將走。【註】走,猶去也。 又【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史公牛馬走。【註】走,猶僕也。【班固·答賔戲】走亦不任厠技於彼列。○按《漢書·敘傳》走作僕。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則 切,音 。【釋名】疾趨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羣經音辨】趨向曰走。【書·武成】駿奔走。【孟子】棄甲曳兵而走。【爾雅·釋宮】中庭謂之走。【註】走,疾趨也。 又與奏同。【詩·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歸趨之也。【釋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又【韻補】叶子與切。【左傳·昭七年】正考父鼎銘: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 又叶養里切,音以。【論語讖】殷惑妲己玉馬走。考證:〔【詩·大雅】予曰有奔走。〕 謹照原文奔走改奔奏。

与走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走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