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字的含义
甬字的解释
甬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7
- 拼音:yǒng
- 繁体:甬
- 笔画:7
- 部首:用
甬字寓意
【甬】甬 yǒng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别称:甬剧(流行于宁波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 钟柄。 花蓓蕾的样子:草木花甬甬然。 古同“桶”,古量器名。
甬字解释
【甬】[①][yǒng][《廣韻》余隴切,上腫,以。](1)钟上的系钮。(2)指钟。(3)仆役;佣工。(4)巷道。(5)甬江。在浙江,流过宁波。(6)浙江省宁波市的别称。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7)通“桶”。古量器名。(8)指盛东西的器具。
甬字诗词来源
【甬】一朝空谢会稽人,万古犹伤甬东客。中唐·作者:刘长卿《登吴古城歌》
分明更想残宵梦,故国依然在甬东。唐·作者:吴商浩《塞上即事》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中唐·作者:柳宗元《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其二》
稍过山阴接甬东,正当两国画屏中。北宋·作者:谢绛《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 其一》
君王不得西施去,万户那能住甬东。北宋·作者:胡宿《馆娃宫》
土花愁碧古甬平,阴夜鬼荧光扰扰。北宋·作者:张方平《平台秋》
穷魂散漫知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北宋·作者:王安石《悼王致处士》
几百熊罴怀旧爱,哭声应过甬东桥。北宋·作者:强至《哭曾四丈供备》
就我乞诗归甬东,三叩宾阶通刺谒。北宋·作者:强至《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
儿童剧戏甬东天,小别侵寻二十年。北宋·作者:王安国《送李子仪知明州》
岁寒倚遍甬东楼,喜上江边一叶舟。北宋·作者:沈辽《次韵酬李泰叔》
甬水楼头看尽山,南城寺里扣禅关。北宋·作者:沈辽《寄四明神智师》
贱职驰使告及瓜,聿来甬东绝纷华。北宋·作者:沈辽《和张宝臣即元韵》
东风尚有西行约,甬水桥边定解骖。北宋·作者:王令《寄宿倅陆经子履》
岁计自当平斗甬,年丰今况有坻京。北宋·作者:孔武仲《宝丰仓秋纳三首 其二》
三吴山水喜秋风,白蟹青虾甬水东。宋·作者:晁说之《秋日有感因诵王元之送文元公诗云追思元白在江东不似晁丞今独步之句戏作》
甬东羁旅情何托,江北苍芒恨不收。宋·作者:晁说之《寄昭德兄弟 其二》
赵卿老矣刺史半,缄题寄我甬水头。宋·作者:晁说之《谢仲长通判朝议兄惠顾渚茶》
流落生涯集百忧,十年抱病甬东州。宋·作者:李正民《哭友人诗 其一》
风烟浩荡甬东州,方羡公为烂漫游。宋·作者:吴芾《和曾吉甫四明见寄二首 其二》
分明更想残宵梦,故国依然在甬东。唐·作者:吴商浩《塞上即事》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中唐·作者:柳宗元《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其二》
稍过山阴接甬东,正当两国画屏中。北宋·作者:谢绛《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 其一》
君王不得西施去,万户那能住甬东。北宋·作者:胡宿《馆娃宫》
土花愁碧古甬平,阴夜鬼荧光扰扰。北宋·作者:张方平《平台秋》
穷魂散漫知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北宋·作者:王安石《悼王致处士》
几百熊罴怀旧爱,哭声应过甬东桥。北宋·作者:强至《哭曾四丈供备》
就我乞诗归甬东,三叩宾阶通刺谒。北宋·作者:强至《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
儿童剧戏甬东天,小别侵寻二十年。北宋·作者:王安国《送李子仪知明州》
岁寒倚遍甬东楼,喜上江边一叶舟。北宋·作者:沈辽《次韵酬李泰叔》
甬水楼头看尽山,南城寺里扣禅关。北宋·作者:沈辽《寄四明神智师》
贱职驰使告及瓜,聿来甬东绝纷华。北宋·作者:沈辽《和张宝臣即元韵》
东风尚有西行约,甬水桥边定解骖。北宋·作者:王令《寄宿倅陆经子履》
岁计自当平斗甬,年丰今况有坻京。北宋·作者:孔武仲《宝丰仓秋纳三首 其二》
三吴山水喜秋风,白蟹青虾甬水东。宋·作者:晁说之《秋日有感因诵王元之送文元公诗云追思元白在江东不似晁丞今独步之句戏作》
甬东羁旅情何托,江北苍芒恨不收。宋·作者:晁说之《寄昭德兄弟 其二》
赵卿老矣刺史半,缄题寄我甬水头。宋·作者:晁说之《谢仲长通判朝议兄惠顾渚茶》
流落生涯集百忧,十年抱病甬东州。宋·作者:李正民《哭友人诗 其一》
风烟浩荡甬东州,方羡公为烂漫游。宋·作者:吴芾《和曾吉甫四明见寄二首 其二》
甬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甬】【午集上】【用字部】 甬; 康熙笔画:7; 页码:页756第03【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 音勇。【說文】草木華甬甬然也。【徐曰】甬之言涌也,若泉涌出也。 又甬道。【史記·秦始皇紀】築甬道。【註】應劭曰:謂馳道外築牆,天子於中,外人不見也。【項羽紀註】應劭曰:恐敵鈔輺重,故築牆垣如街。【淮南子·本經訓】修爲牆垣甬。道相連。【註】甬道,飛閣複道也。【韓愈詩】雲韶凝禁甬。【註】宮禁巷道也。【正字通】按甬道之名雖同,或馳道外,或軍伍中,或宮巷道,其用不一。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鳧氏爲鍾,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註】此二名者,鍾柄。 又【揚子·方言】自關而東, 魏宋楚之閒,保庸謂之甬。 又地名。【左傳·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甬東,越地,會 句章縣,東海中洲也。 又量名。【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註】甬,今斛也。 又【博雅】甬,常也。 又【集韻】【韻會】 杜孔切,音動, 管也。與筩同。考證:〔【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量度。〕 謹照原文同量度改同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