鏞字的含义
鏞字的解释
鏞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yōng
- 繁体:鏞
- 笔画:19
- 部首:釒
鏞字寓意
【鏞】鏞 yōng 见“镛”。
鏞字解释
【鏞】[①][yōng][《廣韻》餘封切,平鍾,以。]亦作“銿2”。“镛1”的繁体字。大钟。
鏞字诗词来源
【鏞】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唐·作者:杜甫《寄裴施州》
玉帛才敷云淡淡,笙镛未撤雨霏霏。唐·作者:耿湋《贺李观察祷河神降雨》
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中唐·作者:刘言史《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
德宗深意在柔远,笙镛不御停娇娥。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八 骠国乐》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中宗祀昊天乐章 舒和》
真场合奏兮笙镛,灵阯钦柴兮圭币。北宋·作者:夏竦《奉祀礼毕还京》
上将归公问谁代,当使间作如笙镛。北宋·作者:文同《送知府吴龙图》
满堂玉磬谐金钟,纷然和者如笙镛。北宋·作者:何恭《呈东坡》
明堂车马走争先,清庙笙镛尸载乐。北宋·作者:张耒《瓦器易石鼓文歌》
轩辕张乐奏未已,笋?百万喧笙镛。北宋·作者:张耒《东海有大松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其状伟异诗不能尽因读徐仲车五花柳枝之作作此诗以激之》
尝闻鼎以大祭祀,未闻祭鼎陈笙镛。宋·作者:晁说之《庚子冬至祭鼎阁差充太祝致斋于内西廊待漏院以近法物库有火禁甚严不胜昼夜寒苦辄成长言》
轻烟漠漠暝兰楫,鸥鸟静不惊笙镛。北宋·作者:吴则礼《鲁侯以上巳日宴高阳偶成长句》
连城笙镛断羽檄,往往横槊多新诗。北宋·作者:吴则礼《送曾公善赴定武》
万壑笙镛号地籁,一天缯絮堕杨花。宋·作者:孙觌《感春四首 其一》
广庭度曲笙镛间,羽翮翱翔赴节来。北宋·作者:赵佶《宫词 其八十》
屋漏有痕留作字,梧桐带雨听笙镛。宋·作者:吕本中《闲居 其六》
班退笙镛犹在耳,五弦歌舜未须誇。宋·作者:郑刚中《谭胜仲卿有册宝礼成新句用韵和呈》
清都佩玉人归后,尚听笙镛万谷酣。北宋·作者:王俊乂《圆坛午龛行事》
雨势风声何太雄,群山答响乱贲镛。南宋·作者:洪适《次韵李举之风雨中书事四绝句 其二》
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宋·作者:李北之《玉山观》
玉帛才敷云淡淡,笙镛未撤雨霏霏。唐·作者:耿湋《贺李观察祷河神降雨》
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中唐·作者:刘言史《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
德宗深意在柔远,笙镛不御停娇娥。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八 骠国乐》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中宗祀昊天乐章 舒和》
真场合奏兮笙镛,灵阯钦柴兮圭币。北宋·作者:夏竦《奉祀礼毕还京》
上将归公问谁代,当使间作如笙镛。北宋·作者:文同《送知府吴龙图》
满堂玉磬谐金钟,纷然和者如笙镛。北宋·作者:何恭《呈东坡》
明堂车马走争先,清庙笙镛尸载乐。北宋·作者:张耒《瓦器易石鼓文歌》
轩辕张乐奏未已,笋?百万喧笙镛。北宋·作者:张耒《东海有大松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其状伟异诗不能尽因读徐仲车五花柳枝之作作此诗以激之》
尝闻鼎以大祭祀,未闻祭鼎陈笙镛。宋·作者:晁说之《庚子冬至祭鼎阁差充太祝致斋于内西廊待漏院以近法物库有火禁甚严不胜昼夜寒苦辄成长言》
轻烟漠漠暝兰楫,鸥鸟静不惊笙镛。北宋·作者:吴则礼《鲁侯以上巳日宴高阳偶成长句》
连城笙镛断羽檄,往往横槊多新诗。北宋·作者:吴则礼《送曾公善赴定武》
万壑笙镛号地籁,一天缯絮堕杨花。宋·作者:孙觌《感春四首 其一》
广庭度曲笙镛间,羽翮翱翔赴节来。北宋·作者:赵佶《宫词 其八十》
屋漏有痕留作字,梧桐带雨听笙镛。宋·作者:吕本中《闲居 其六》
班退笙镛犹在耳,五弦歌舜未须誇。宋·作者:郑刚中《谭胜仲卿有册宝礼成新句用韵和呈》
清都佩玉人归后,尚听笙镛万谷酣。北宋·作者:王俊乂《圆坛午龛行事》
雨势风声何太雄,群山答响乱贲镛。南宋·作者:洪适《次韵李举之风雨中书事四绝句 其二》
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宋·作者:李北之《玉山观》
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鏞】【戌集上】【金字部】 鏞;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320第06【唐韻】余封切【集韻】餘封切, 音容。【說文】大鐘。【爾雅·釋樂】大鐘謂之鏞。【書·益稷】笙鏞以閒。【註】鏞,大鐘。 又通作庸。【詩·周頌】庸鼓有斁。【傳】大鐘曰庸。 【廣韻】或作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