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字的含义
甯字的解释
甯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2
- 拼音:níng
- 繁体:甯
- 笔画:12
- 部首:用
甯字寓意
【甯】甯 níng 甯 nìng 均同“宁”。
甯字解释
【甯】[①][níng]同“寧1”。安宁。[②][nìng]亦作“寗1”。同“寧2”。姓。参见“甯2武子”、“甯2戚”。
甯字诗词来源
【甯】天下安宁寿考长。悲去归兮河无梁。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梁歌》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佑此兆民宁厥居。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宁。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于胥乐兮民以宁。汉·作者:无名氏《仪凤歌》
安体定神达消息,百王传之赖功力,寿考康宁累万亿。东汉·作者:班固《竹扇赋》
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东汉·作者:蔡邕《歌》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有似游子不安宁。曹魏·作者:曹睿《燕歌行》
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南朝宋·作者:鲍照《夜听妓诗二首 其二》
乌白马角宁足言。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四》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一》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三》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一》
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三》
宁为礼本饔与饩。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
宁惟血气无身剪。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偃武修文九围泰,沈烽静柝八荒宁。隋末唐初·作者:褚亮《明堂乐章 舒和》
一德惟宁两仪泰,三材保合四时邕。隋末唐初·作者:褚亮《祭方丘乐章 舒和》
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拟直。唐初·作者:李峤《宝剑篇》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佑此兆民宁厥居。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宁。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于胥乐兮民以宁。汉·作者:无名氏《仪凤歌》
安体定神达消息,百王传之赖功力,寿考康宁累万亿。东汉·作者:班固《竹扇赋》
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东汉·作者:蔡邕《歌》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有似游子不安宁。曹魏·作者:曹睿《燕歌行》
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南朝宋·作者:鲍照《夜听妓诗二首 其二》
乌白马角宁足言。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四》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一》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三》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一》
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三》
宁为礼本饔与饩。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
宁惟血气无身剪。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偃武修文九围泰,沈烽静柝八荒宁。隋末唐初·作者:褚亮《明堂乐章 舒和》
一德惟宁两仪泰,三材保合四时邕。隋末唐初·作者:褚亮《祭方丘乐章 舒和》
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拟直。唐初·作者:李峤《宝剑篇》
甯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甯】【午集上】【用字部】 甯;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56第08【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乃定切,音佞。【說文】所願也。【徐曰】甯,猶寧也。今俗言寧可如此爲甯可如此。 又姓。 又邑名。【春秋·僖七年】公會齊侯,宋公, 世子款,鄭世子華,盟于甯母。【註】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左傳·文五年】晉陽處父聘于衞,反過甯,甯嬴從之。【註】甯,晉邑,汲郡修武縣也。【水經注】武王伐紂,勒兵于甯,更名甯曰修武。 又【集韻】【韻會】囊丁切【正韻】奴經切, 與寧同。【前漢·郊祀歌】周流常羊思所幷,穰穰復正直往甯。【註】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又【王莽傳】永以康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