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訕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shàn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訕字寓意

【訕】 shàn 见“讪”。

訕字解释

【訕】[①][shàn][《廣韻》所晏切,去諫,生。][《廣韻》所姦切,平删,生。]“讪1”的繁体字。(1)毁谤;讥讽。(2)羞惭;难为情。

訕字诗词来源

【訕】光华不辱熙朝命,诽讪因知黠虏憸。北宋·作者:赵抃《次韵前人见赠》
妻啼婢讪殊不顾,兀坐正读逍遥篇。北宋·作者:孔武仲《泊赵屯》
造端宏大町畦绝,往往世俗遭讥讪。北宋·作者:李公麟《赠蔡天启》
我笑老翁勿嘲讪,我愧古人百千万。北宋·作者:张耒《迎客》
政刑既弃胡虏盛,中国不尊招讪毁。宋·作者:晁说之《实纪二十韵》
不因讪谤起冤亲,斩却猫儿不作声。南宋·作者:释印肃《證道歌 其六十五》
日斜仆夫已整驾,顾景欲驻愁嘲讪。南宋·作者:陆游《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至暮》
我修直笔公万世,议论不到甘嘲讪。南宋·作者:敖陶孙《借山谷后山诗编于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之兄弟》
论交谩说笑金兰,厚貌深情半讥讪。宋·作者:刘学箕《长句简敬叟季仙兼呈端夫申父晦仲》
爷饭饭,奉亲约己渠非讪。南宋·作者:舒岳祥《退之谓以鸟鸣春往往鸟以夏鸣耳古人麦黄韵鹂庚之句乃真知时山斋静听嘲哳群萃有麦熟之鸣戏集鸟名而赋之》
我肯墦间求餍足,魂归不必讪中庭。宋末元初·作者:陆文圭《启山扫松》
朱游讪讦何为者,敢辱先生地下游。元·作者:王恽《比干墓》
一从失脚落纷华,几被傍人生讪侮。元初·作者:张之翰《和愚公韵》
布囊包裹琳琅玕,其如南人北士往往相讥讪。元初·作者:张之翰《题林丹山诗轴因以饯之》
识真赖有胡武安,有耳莫听人讥讪。元初·作者:张之翰《题安御史所藏闲闲公书赤壁赋后》
栖栖颜汗逐英俊,往往笑谈来讪侮。元·作者:赵孟頫《次韵叶公右丞纪梦》
寄语诸公求利达,幸毋遗讪及妻儿。元·作者:洪希文《百里奚妻》
后来作者百四五,鱼目蝘蜓愁嘲讪。元末明初·作者:刘崧《秋日承陈子相寄示送别诗并录登武山及往年武溪相忆之作比兴清远兼有思致所以爱我者深矣能无报乎辄赋长歌以答远意并柬南溪萧翀诸子》
孟光不识区区意,诮讪关门不向前。元末明初·作者:李穑《伊川田有争者》
取醉漫劳新酒劝,谐欢频用巧辞讪。明·作者:倪谦《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 其二》

訕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訕】【酉集上】【言字部】 訕;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148第11【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 所晏切,刪去聲。【說文】謗也。从言山聲。【玉篇】毀語也。【禮·少儀】爲人臣下者,有諫而無訕。【論語】惡居下流而訕上者。【關尹子·九藥篇】不可以訕謗德已。【揚子·法言】妄譽,仁之賊也。妄毀,義之賊也。賊仁近鄕原,賊義近鄕訕。 又【廣韻】所姦切【正韻】師姦切, 音刪。又【集韻】師閒切,音山。義 同。 又叶輸旃切,音羶。【三略軍讖】同位相訕,是謂亂源。 又叶所戰切,音扇。【歐陽修·讀書詩】何時乞殘體,萬一免罪譴。信哉蠹書魚,韓子語非訕。 又【正字通】亦作 。【字彙補】譌作 ,非。

与訕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訕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