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字的含义
脂字的解释
脂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2
- 拼音:zhī
- 繁体:脂
- 笔画:10
- 部首:月
脂字寓意
【脂】脂 zhī 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脂肪。脂膏。松脂。脂油。香脂。 指“胭脂”:脂粉。
脂字解释
【脂】[①][zhī][《廣韻》旨夷切,平脂,章。](1)油脂;脂肪。亦泛指动植物所含的油质。(2)以油膏涂物。(3)指面脂、唇脂一类的化妆品。(4)比喻禄养美厚。(5)姓。汉有脂习。见《後汉书·孔融传》。
脂字诗词来源
【脂】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南梁·作者:萧衍《东飞伯劳歌》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泽。南梁·作者:萧绎《别诗二首 其二》
谁家绝世绮帐前,艳粉芳脂映宝钿。初唐·作者:张柬之《杂曲歌辞 东飞伯劳歌》
上林花木胭脂媚,边境桑麻戟剑屯。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三》
倚翻灯脂污张五,还来齧带报韩三。唐·作者:崔日用《乞金鱼词》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唐·作者:杜甫《腊日》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唐·作者:杜甫《曲江对雨》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作者:杜甫《忆昔二首 其二》
幅巾鞶带不挂身,头脂足垢何曾洗。唐·作者:杜甫《狂歌行赠四兄》
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唐·作者:岑参《喜韩樽相过》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中唐·作者:李端《相和歌辞 襄阳曲》
翠轩辗云轻遥遥,燕脂泪迸红线条。唐·作者:刘瑶《杂曲歌辞 暗别离》
羊脂沐发长不梳,羔子皮裘领仍左。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五 第五拍》
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面脂。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五》
天星牢落鸡喔咿,仆夫起餐车载脂。中唐·作者:韩愈《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中唐·作者:韩愈《送区弘南归》
脑脂遮眼卧壮士,大弨挂壁无由弯。中唐·作者: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
筵羞石髓劝客餐,灯爇松脂留客宿。中唐·作者:刘禹锡《桃源行》
樱桃带雨胭脂湿,杨柳当风绿线低。中唐·作者:刘禹锡《句》
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唐·作者:白居易《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泽。南梁·作者:萧绎《别诗二首 其二》
谁家绝世绮帐前,艳粉芳脂映宝钿。初唐·作者:张柬之《杂曲歌辞 东飞伯劳歌》
上林花木胭脂媚,边境桑麻戟剑屯。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三》
倚翻灯脂污张五,还来齧带报韩三。唐·作者:崔日用《乞金鱼词》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唐·作者:杜甫《腊日》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唐·作者:杜甫《曲江对雨》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作者:杜甫《忆昔二首 其二》
幅巾鞶带不挂身,头脂足垢何曾洗。唐·作者:杜甫《狂歌行赠四兄》
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唐·作者:岑参《喜韩樽相过》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中唐·作者:李端《相和歌辞 襄阳曲》
翠轩辗云轻遥遥,燕脂泪迸红线条。唐·作者:刘瑶《杂曲歌辞 暗别离》
羊脂沐发长不梳,羔子皮裘领仍左。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五 第五拍》
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面脂。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五》
天星牢落鸡喔咿,仆夫起餐车载脂。中唐·作者:韩愈《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中唐·作者:韩愈《送区弘南归》
脑脂遮眼卧壮士,大弨挂壁无由弯。中唐·作者: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
筵羞石髓劝客餐,灯爇松脂留客宿。中唐·作者:刘禹锡《桃源行》
樱桃带雨胭脂湿,杨柳当风绿线低。中唐·作者:刘禹锡《句》
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唐·作者:白居易《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脂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脂】【未集下】【肉字部】 脂;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981第24【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 音祗。【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正字通】禽獸腴也。凝者爲脂,釋者爲膏。【詩·衞風】膚如凝脂。【傳】如脂之凝【史記·貨殖傳】販脂辱處也。又【釋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又【博雅】人二月而脂。【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又【正字通】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爲之,燕國所出。後人用爲口脂。【釋名】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又以喻榮祿也。【揚子·太 經】出泥入脂。【註】脂,榮祿也。卜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 又用以利物曰脂。【詩·衞風】載脂載舝。【傳】脂舝其車,以還我行也。 又鳥名。【爾雅·釋鳥】桑扈,竊脂。【註】俗謂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盜脂膏,因名竊脂。【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脂也。 又草名。【抱朴子·僊藥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 又【正字通】藥名。赤石脂,可以塗屋。又五靈脂。又補骨脂。 又【五音集韻】水名。 又姓。【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手指也。與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