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註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zhù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註字寓意

【註】 zhù 同“注”③⑤。

註字解释

【註】[①][zhù][《廣韻》中句切,去遇,知。][《廣韻》之戍切,去遇,章。](1)记载。(2)注解;训释。(3)注定。(4)通“注”。灌注,流入。(5)通“駐”。留待;等待。

註字诗词来源

【註】折羽翼兮摩苍天。西汉·作者:东方朔《七言》
黄河曲注通千里,浊水分流引八川。西梁·作者: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二十八宿注乡曲。日月昭曜为下国。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六》
何能见此不注心,惜无媒氏为传音。盛唐·作者:王琚《美女篇》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盛唐·作者:李颀《送李回》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盛唐·作者:高适《赠别晋三处士》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唐·作者:杜甫《示獠奴阿段》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唐·作者: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唐·作者: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唐·作者:杜甫《石犀行》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唐·作者:杜甫《缚鸡行》
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唐·作者: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唐·作者:杜甫《少年行二首 其一》
莫辞别酒和琼液,乍唱离歌和凤箫。盛唐·作者:皇甫冉《玄元观送李源李风还奉先华阴》
知君高隐占贤星,卷叶时时注佛经。唐·作者:皎然《酬秦山人赠别二首 其一》
注书不向时流说,种药空令道者知。唐·作者:秦系《寄浙东皇甫中丞》
双龙阙下拜恩初,天子令君注起居。唐·作者:韩翃《访王起居不遇留赠》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唐·作者: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唐·作者:韩溉《水》
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中唐·作者:张籍《赠梅处士》

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註】【酉集上】【言字部】 註;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152第26【廣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 音鑄。【玉篇】疏也,解也。【正韻】訓釋也。【毛詩·序疏】註者,著也。言爲之解說,使其義著明也。【儀禮·士冠禮疏】言註者,註義于經下,若水之注物,亦名爲著。【晉書·向秀傳】始秀欲註《莊子》,嵆康曰:此書詎復須註。【舊唐書· 宗紀】上訓註《孝經》,頒于天下。 又【博雅】識也。【通俗文】記物曰註。【穀梁傳·昭十一年】一事註乎志,所以惡楚子也。【後漢·律歷志論】重黎記註。 又【類篇】拏也。【揚子·方言】謰謱,拏也。南楚或謂之支註。 又【廣韻】中句切【集韻】株遇切, 音駐。義同。 又【類篇】述也。 【集韻】或作注。

与註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註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註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