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曯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5
  • 拼音:zhú
  • 繁体:
  • 笔画:25
  • 部首:

曯字寓意

【曯】 zhú 古同“烛”,照。

曯字解释

【曯】[①][zhú][《古今韻會舉要》朱欲切](1)同“燭”。照。(2)同“註”。

曯字诗词来源

【曯】百年之命忽若倾,早知迅速秉烛行。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兰膏明烛承夜晖。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一》
列置帏里明烛前。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二》
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四》
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陈朝·作者:徐陵《乌栖曲二首 其二》
摄提以之而从纪,玉烛于是而文明。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六》
飞蛾屡绕帷前烛,衰草还侵阶上玉。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诗》
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南梁·作者:费昶《行路难二首 其一》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初唐·作者: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
秦楼宴喜月裴回,妓筵银烛满庭开。初唐·作者:薛稷《夜宴安乐公主新宅》
晨趋北阙鸣珂至,夜出南宫把烛归。初唐·作者: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梁台花烛见天人,平阳宾从绮罗春。初唐·作者:宋之问《花烛行》
星移物换鬓花白,月落参横烛泪乾。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七》
寂寥金屏空自掩,青荧银烛不生光。唐·作者:王适《江上有怀》
罽茵饰地承雕履,花烛分阶移锦帐。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织女西垂隐烛台,双童连缕合欢杯。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银烛金屏坐碧堂,只言河汉动神光。唐·作者:崔日用《夜宴安乐公主宅》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盛唐·作者:李颀《琴歌》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盛唐·作者: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曯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曯】【辰集上】【日字部】 曯; 康熙笔画:25; 页码:页501第51【韻會】朱欲切,音燭。照也。【沈亞之·上冢宰書】戎鏡包陽,當日而曯之,則能延燧興火。或作爥。通作燭。

与曯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曯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曯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