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钐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shàn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钐字寓意

【钐】 (釤) shān 一种金属元素,灰白色,有放射性,稀土金属。 姓。 (釤) shàn 割庄稼的刀:镰;刀(均指把儿很长的大镰刀)。 抡开镰刀割:草。麦。 大铲。

钐字解释

【钐】[①][shàn][《廣韻》所鑑切,去鑑,生。]“1”的繁体字。(1)一种长柄的大镰刀。也叫刀。(2)割;劈;砍。[②][xiān][《集韻》思廉切,平鹽,心。]“2”的繁体字。锋利。参见“釤2利”。[③][shān][《集韻》師咸切,平咸,生。]“3”的繁体字。(1)放射性金属元素,符号Sm。灰白色结晶,质硬,在空气中氧化变暗,半衰期很长,能放出甲种射线而变成钕。(2)姓。明有资。见《正字通·金部》。

钐字诗词来源

【钐】没有查到相关诗词

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钐】【戌集上】【金字部】 釤;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328第06【廣韻】【集韻】【韻會】 所鑒切,音 。【玉篇】大鎌也。【韻會】鏟屬。【抱朴子·逸民卷】推黃鉞以適釤鎌之持。【韓愈·李大夫墓誌】鎛釤鉏斸。【註】釤,大鏟。斸,大鋤。 又【集韻】思廉切,音銛。刀名。 又【集韻】師咸切【韻會】師銜切, 音攕。人名。晉有沙樓國帥釤加。 又姓。【晉書·東夷傳】釤加。又明有玉田人釤資。

与钐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钐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