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钝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dùn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钝字寓意

【钝】 (鈍) dùn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成败利。 笨,不灵活:滞(a.迟呆滞;b.不锋利)。迟。愚。拙嘴舌。

钝字解释

【钝】[①][dùn][《廣韻》徒困切,去慁,定。]“1”的繁体字。(1)不锋利。(2)失利;不顺利。(3)笨拙;迟。(4)形容文辞质朴。(5)折磨,折腾。(6)方言。嘲讽;挖苦。

钝字诗词来源

【钝】仕宦不偶值冀部,幽冀之人钝如椎。汉·作者:无名氏《阚骃引语》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唐·作者:杜甫《忆昔二首 其二》
浅草平田攃过时,大虫著钝几落井。唐·作者:顾况《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中唐·作者:韦应物《温泉行》
裁罗裁绮无钝时,用来三年一股折。中唐·作者:卢纶《割飞二刀子歌》
由来钝騃寡参寻,况是儒官饱闲散。中唐·作者: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中唐·作者:刘禹锡《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戏赠》
惟有门人怜钝拙,劝教沈醉洛阳春。唐·作者:李绅《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
早年同遇陶钧主,利钝精粗共在镕。唐·作者:白居易《喜与韦左丞同入南省因叙旧以赠之》
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唐·作者:白居易《迂叟》
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唐·作者: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唐·作者: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 其六》
长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者还稀。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五》
钝碧顽青几万秋,直无天地始应休。唐·作者:李山甫《南山》
能怜钝拙诛豪俊,悯弱摧强真丈夫。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公子无忌》
半生养锐向棠郊,此去深宜夺锦标。北宋·作者:魏野《送进士孙磻赴举》
热者濯之昏钝决,病者沃之沈痼瘳。北宋·作者:蒋堂《尧峰新井歌并序》
译案多年润法音,性根虽钝信根深。北宋·作者:夏竦《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 其一》
问君何事拙谋身,竹坞溪斋养钝人。北宋·作者:宋庠《溪斋春日》
壮心干镆年年钝,世路风波衮衮翻。北宋·作者:宋祁《寄公序兄资政给事》

钝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钝】【戌集上】【金字部】 鈍;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韻會】徒困切【正韻】杜困切, 音遯。【說文】錭也。 又【玉篇】頑鈍也。【史記· 丞相世家】士之無恥頑鈍嗜利者,亦多歸漢。 又【正字通】凡質魯者曰鈍。【前漢·鮑宣傳】臣宣呐鈍于辭。 又【廣韻】不利也。【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 琳·檄吳文】兵不鈍鋒。 又【博物志】寶劒名。鈍鉤,歐冶子所作。 又【淮南子·覽冥訓】鈍悶以終。【註】鈍悶,無情也。 又通作頓。【賈誼·治安策】芒刃不頓。【前漢·翟方進傳】遲頓不及事。

与钝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钝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