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所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suǒ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所字寓意

【所】 suǒ 处,地方:住。哨。场。处。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率领的部队)。谓(a.说的;b.某些人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 姓。

所字解释

【所】[①][suǒ][《廣韻》踈舉切,上語,生。](1)处;地方。(2)道理;方法。(3)宜;适宜。(4)用作官衙或公家其他办事机构的名称。(5)元、明、清时驻军和屯田军的一种建制。(6)犹时。(7)意。谓流露的情态。(8)一切,有。参见“事”。(9)可,可以。(10)不定数词,表示大概的数目。(11)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此”。(12)代词。表示疑问。(13)量词。用于地点、位置。(14)量词。用于计量建筑物。(15)量词。用于其他物件。(16)副词。犹尚,还。(17)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若”。古代常用于盟誓中。(18)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而”。(19)助词。表示结构。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20)助词。相当于“之”、“的”。(21)助词。表示语气。多与表被动的介词“为”配合使用。(22)助词。用于前置宾语后。多与“唯”配合使用,相当于“是”。(23)助词。用于句中补凑音节。(24)象声词。参见“”。(25)姓。汉代有忠。见《汉书·食货志下》。

所字诗词来源

【所】任用无忌多所杀。诛夷白氏族几灭。先秦·作者:无名氏《穷劫曲》
渡河梁兮渡河梁。举兵所伐攻秦王。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梁歌》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时未通遇无所将。西汉·作者:司马相如《琴歌二首 其一》
三女所处各殊方。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宁。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怀。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衍。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卅有皇兮气所裁。赴鸿渊兮逝不来。汉·作者:无名氏《李翊夫人碑叹》
魂魄孤兮独茕茕。陈衤勺祠兮返所生。汉·作者:无名氏《李翊夫人碑叹》
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鸤枭哺所生。汉·作者:无名氏《考城为仇览谚》
固仙灵之所游集。东汉·作者:班固《终南山赋 其三》
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内无所恃失本义,志愿不得心肝沸,忧怀感结重叹噫。东汉·作者:王逸《琴思楚歌》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我所思兮在瀛洲,愿为双鹄戏中流。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所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所】【卯集中】【户字部】 所; 康熙笔画:8; 页码:页415第16〔古文〕 【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 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又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又【商頌】及爾斯所。 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又【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又【召誥】王敬作所。 又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又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又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又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又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与所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所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