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簑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suō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簑字寓意

【簑】 suō 同“蓑”。

簑字解释

【簑】[①][suō]亦作“簔1”。同“蓑1”。[②][suī]亦作“簔2”。

簑字诗词来源

【簑】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唐·作者:秦系《奉寄昼公》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唐·作者:裴迪《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唐·作者: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
衣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中唐·作者:王建《水夫谣》
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唐·作者:李涉《硖石遇赦》
身披蓑笠执鱼竿。唐·作者:敦煌曲子《浣溪沙 厌良贤》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唐·作者:杜牧《齐安郡晚秋》
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持蓑笠献新诗。唐·作者:张顶《献蔡京》
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褐外无馀。唐末·作者:罗邺《钓翁》
偶披蓑笠事空王,馀力为文拟何谢。五代·作者:贯休《别杜将军》
吾今尚自披蓑笠,你等何须读典坟。唐末·作者:罗隐《代文宣王答》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唐末·作者:罗隐《西塞山》
石城蓑笠阻心期,落尽山花有所思。唐末·作者:罗隐《寄韦赡》
还有钓鱼蓑笠在,不堪风雨失归期。唐末·作者:罗隐《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
今日乱罹寻不得,满蓑风雨钓鱼矶。唐末·作者:罗隐《寄前宣州窦常侍》
中都九鼎勤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唐末·作者:罗隐《严陵滩》
鹤龄鸿算不复见,雨后蓑笠空莓苔。唐末·作者:罗隐《酬丘光庭》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唐·作者: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
牛衣鲋足和蓑睡,谁信人间有利名。唐·作者:皮日休《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其一》
蓑衣旧去烟披重,箬笠新来雨打香。唐·作者:皮日休《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其二》

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簑】【未集上】【竹字部】 簑;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898第35【儀禮·旣夕】稾車載簑笠。【註】簑笠,備雨服。簑,素禾反。同蓑。

与簑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簑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簑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