镗字的含义
镗字的解释
镗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9
- 拼音:táng
- 繁体:鏜
- 笔画:16
- 部首:钅
镗字寓意
【镗】镗 (鏜) tāng 同“嘡”。
镗字解释
【镗】[①][tāng][《廣韻》吐郎切,平唐,透。]“镗1”的繁体字。(1)鼓钟之声。(2)指敲击钟鼓等乐器。(3)乐器名。参见“鏜鑼”。[②][táng]“镗2”的繁体字。用镗床加工工件上的孔眼。参见“鏜2孔”。
镗字诗词来源
【镗】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北宋·作者:吕陶《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
黄旗翻翻鼓其镗,画角呜咽吹斜阳。南宋·作者:陆游《入荣州境》
水空发声夜镗鎝,中有晴江烟嶂叠。南宋·作者:范成大《烟江叠嶂》
华元夜登子反床,华镗晨趋孔子堂。南宋·作者:杨万里《华镗秀才著六经解以长句书其后》
小声镗鞳大噌?,留与坡仙汎明月。南宋·作者:任希夷《宝钟院》
虚危直视烟霞路,镗鞳风铃到处传。宋·作者:董嗣杲《南高峰塔》
峥嵘神禹疏河势,镗鞳轩皇奏乐声。南宋末·作者:罗公升《洞岩》
酸风萧瑟浪镗鞳,湿萤熠熠渔灯明。南宋至元初·作者:周密《潇湘八景 其六 潇湘夜雨》
雷公此时震鼓镗,声若划裂天中央。金·作者:李奎报《十月。大雷雹与风》
百书安能尽毫芒,诗成楼鼓三击镗,风灯影乱雨打窗。宋末元初·作者:刘将孙《寄郑义山》
县钟镗镗迅击鼓,赫金蔡服赭朱户。元·作者:张雨《延陵公承庆堂诗》
河之水,清泱泱,津吏伐鼓声镗镗。元末明初·作者:胡奎《骊驹歌二首 其二》
噌吰镗鞳互响应,寓目始得穷奇踪。明·作者:倪谦《湖口石钟山为库部王郎中恕赋》
漠漠风沙连塞外,镗镗金鼓彻云间。明·作者:江源《入蔚州》
镗镗玉桴挝画鼓,徐徐皓腕调鸣琴。明·作者:成伣《游龙岑滩。示府使希尹》
竹帛销沈书院废,鼓钟镗鎝梵宫开。明·作者:李杰《九日登泰山过普照寺有怀》
黄旗翻翻鼓其镗,画角呜咽吹斜阳。南宋·作者:陆游《入荣州境》
水空发声夜镗鎝,中有晴江烟嶂叠。南宋·作者:范成大《烟江叠嶂》
华元夜登子反床,华镗晨趋孔子堂。南宋·作者:杨万里《华镗秀才著六经解以长句书其后》
小声镗鞳大噌?,留与坡仙汎明月。南宋·作者:任希夷《宝钟院》
虚危直视烟霞路,镗鞳风铃到处传。宋·作者:董嗣杲《南高峰塔》
峥嵘神禹疏河势,镗鞳轩皇奏乐声。南宋末·作者:罗公升《洞岩》
酸风萧瑟浪镗鞳,湿萤熠熠渔灯明。南宋至元初·作者:周密《潇湘八景 其六 潇湘夜雨》
雷公此时震鼓镗,声若划裂天中央。金·作者:李奎报《十月。大雷雹与风》
百书安能尽毫芒,诗成楼鼓三击镗,风灯影乱雨打窗。宋末元初·作者:刘将孙《寄郑义山》
县钟镗镗迅击鼓,赫金蔡服赭朱户。元·作者:张雨《延陵公承庆堂诗》
河之水,清泱泱,津吏伐鼓声镗镗。元末明初·作者:胡奎《骊驹歌二首 其二》
噌吰镗鞳互响应,寓目始得穷奇踪。明·作者:倪谦《湖口石钟山为库部王郎中恕赋》
漠漠风沙连塞外,镗镗金鼓彻云间。明·作者:江源《入蔚州》
镗镗玉桴挝画鼓,徐徐皓腕调鸣琴。明·作者:成伣《游龙岑滩。示府使希尹》
竹帛销沈书院废,鼓钟镗鎝梵宫开。明·作者:李杰《九日登泰山过普照寺有怀》
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镗】【戌集上】【金字部】 鏜;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土郞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郞切, 音湯。【說文】鐘鼓之聲。【詩·邶風】擊鼓其鏜。【傳】鏜然,擊鼓聲也。 又【韻會】亦作闣。【摯虞·思遊賦】闣 兮識故居。 又【集韻】亦作閶。【司馬法】鼓聲不過閶。 又【廣韻】以鐵貫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