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字的含义
堂字的解释
堂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1
- 拼音:táng
- 繁体:堂
- 笔画:11
- 部首:土
堂字寓意
【堂】堂 táng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过堂。 量词: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
堂字解释
【堂】[①][táng][《廣韻》徒郎切,平唐,定。]“坣1”的今字。亦作“隚1”。(1)夯土使高出地面成四方形的屋基。(2)建于高台基之上的厅房。古时,整幢房子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前面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后面是室,住人。(3)泛指房屋的正厅。(4)指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汉王充《论衡·物势》:“一堂之上,必有論者;一鄉之中,必有訟者。”晋左思《魏都赋》:“都護之堂,殿居綺牎。”《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鮮于太守當堂審明,的悉自逃。”《红楼梦》第四回:“老爺明日坐堂,只管虚張聲勢。”亦称某些官署为某某堂。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通籍》:“然今制内外官引见,部院各堂帶領者,先以粉牌,俗呼緑頭籤,進御。”某些官员有时也称为某某堂。如称尚书为部堂,都御史为都堂,府州县的正印官为正堂。(5)用于厅事、书斋名称。南朝梁任昉《静思堂秋竹赋》:“静思堂,連洞房,臨曲沼,夾脩篁。”元马致远《夜行船》套曲:“裴公緑野堂,陶令白蓮社。”又如:清纪昀名其书斋为阅微草堂,俞樾名其书斋为春在堂。旧时亦用于一些人家的名号。《小五义》第四二回:“有個明遠堂雷家在哪裏?”又如:三槐堂;百忍堂。(6)用于商店名。如北京有药店同仁堂、鹤年堂;杭州有药店胡庆馀堂。(7)尊称他人的母亲。如令堂;萱堂。(8)指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参见“堂房”、“堂兄弟”。(9)宽阔平整处。(10)高大。(11)量词。(12)地名。(13)姓。《韩诗外传》卷九有堂衣若。
堂字诗词来源
【堂】何悟今夕升斯堂。西汉·作者:司马相如《琴歌二首 其一》
门堂郁兮文耀光。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汉·作者:无名氏《宋弘引语》
清庙穆兮承予宗。百僚肃兮于寝堂。汉·作者:无名氏《神人畅》
上空堂兮廓无依,睹遗物兮心崩摧。曹魏·作者:嵇康《思亲诗》
蟋蟀在堂露盈墀。念君远游常苦悲。西晋·作者:陆机《燕歌行》
德行堂堂邢子昂。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称邢颙语》
如娇如怨状不同,含笑流眄满堂中。南梁·作者:沈约《四时白纻歌五首 其一 春白纻》
鸟来上高堂欲兴,白云入地色还青。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绿草庭中望明月,碧玉堂里对金铺。南梁·作者:萧纲《乌夜啼》
月华似璧星如佩,流影澄明玉堂内。南梁·作者:萧绎《乌栖曲四首 其二》
新人新宠住兰堂,翠帐金屏玳瑁床。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丝绳玉堂传绮席,秦筝赵瑟响高堂。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竞入华堂要花枕,争开羽帐奉华茵。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殿内一处起金房,并胜馀人白玉堂。陈朝·作者:江总《杂曲三首 其二》
万里黎民皆润泽,一堂贤圣总虚空。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题龟峰山》
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初唐·作者:张柬之《杂曲歌辞 东飞伯劳歌》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门堂郁兮文耀光。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汉·作者:无名氏《宋弘引语》
清庙穆兮承予宗。百僚肃兮于寝堂。汉·作者:无名氏《神人畅》
上空堂兮廓无依,睹遗物兮心崩摧。曹魏·作者:嵇康《思亲诗》
蟋蟀在堂露盈墀。念君远游常苦悲。西晋·作者:陆机《燕歌行》
德行堂堂邢子昂。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称邢颙语》
如娇如怨状不同,含笑流眄满堂中。南梁·作者:沈约《四时白纻歌五首 其一 春白纻》
鸟来上高堂欲兴,白云入地色还青。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绿草庭中望明月,碧玉堂里对金铺。南梁·作者:萧纲《乌夜啼》
月华似璧星如佩,流影澄明玉堂内。南梁·作者:萧绎《乌栖曲四首 其二》
新人新宠住兰堂,翠帐金屏玳瑁床。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丝绳玉堂传绮席,秦筝赵瑟响高堂。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竞入华堂要花枕,争开羽帐奉华茵。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殿内一处起金房,并胜馀人白玉堂。陈朝·作者:江总《杂曲三首 其二》
万里黎民皆润泽,一堂贤圣总虚空。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题龟峰山》
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初唐·作者:张柬之《杂曲歌辞 东飞伯劳歌》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堂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堂】【丑集中】【土字部】 堂;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231第23〔古文〕坣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徒郞切,音唐。【說文】殿也。正寢曰堂。【釋名】高顯貌。【演義】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宇也。【詩·豳風】躋彼公堂。 又明堂,王者朝諸侯之宮。【禮·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 也。【前漢·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 又堂室。【爾雅·釋宮】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堂,半巳後實之,謂之室。 又官署。【漢官儀】黃門有畫堂之署,中書省玉堂。【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唐書·百官志】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堂,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 又戸部有考堂,天下歲會計處。 又【吳郡國志】郡太守堂,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數失火,以雌黃塗之乃止,故郡治曰黃堂。【呂氏春秋】宓子賤鳴琴而單父治,故縣治曰琴堂。 又堂堂,盛也,正也。【論語】堂堂乎張也。【淮南子·兵略訓】堂堂之陣 又衆笑曰哄堂。【因話錄】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一人知雜事,名雜端。公堂會食皆絕笑,左右不可忍,雜端笑而三堂皆笑,遂謂哄堂。 又佛堂曰鴈堂。【釋氏要覽】毗舍離爲佛作堂,形如鴈字,因名。 文巫祭。【周禮·春官】男巫冬堂,贈無方無算。【註】冬歲之窮,設祭于堂,贈送萬鬼也。 又地名。【詩·鄘風】望楚與堂。【註】楚,楚丘。堂,丘之旁邑。 又山之寬平處曰堂。【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又姓。【韓詩外傳】堂衣若扣孔子之門。又複姓。漢儒高堂生,唐貞觀詔從祀。 又叶徒紅切,音同。【屈原·九歌】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