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字的含义
卫字的解释
卫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5
- 拼音:wèi
- 繁体:衛
- 笔画:3
- 部首:卩
卫字寓意
【卫】卫 (衛) wèi 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防护人员:警卫。后卫。 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卫(在山东省)。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姓。
卫字解释
【卫】[①][wèi][《廣韻》于歲切,去祭,云。]“卫1”的繁体字。亦作“衞1”。(1)防守;卫护。(2)引申为承侍。(3)引申为掩盖。(4)卫士;警卫。(5)古代九服之一。亦指五服之一。(6)箭旁的羽毛。(7)锐利。(8)肢体。指四肢。(9)每个。(10)中医学名词。卫气。(11)引申为事物的外表。(12)驴的别名。(13)通“禕”。美好。(14)通“璏”。玉制剑鼻。(15)明代军队编制名。清初曾沿用。于要害地区设卫,大致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由都司率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一般驻地在某地即称某卫,如威海卫、金山卫等,后相沿成为地名。(16)清代户口编制名,以三千户为一卫。(17)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封周武王弟康叔于卫。先后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和野王(今河南沁阳)等地。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18)水名。源出河北灵寿县东北,南流入滹沱河。(19)旧时西藏四部之一。在诸藏之中,故一名中藏;又与康合称前藏。参见衛藏。(20)姓。汉有卫绾。见《汉书》本传。
卫字诗词来源
【卫】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侍禁卫储恩逾量。臣谬叨宠九流旷。南朝宋·作者:刘骏《华林都亭曲水联句产柏梁体诗》
自卫反鲁删诗书。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一》
生活自卫由乘靡。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一》
变形易像在金卫。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四》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溪访九丹。初唐·作者:苏味道《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拂旦鸡鸣仙卫陈,凭高龙首帝城春。初唐·作者:沈佺期《人日重宴大明宫赐䌽缕人胜应制》
钩陈周卫俨旌旄,钟镈陶匏声殷地。武周·作者:薛曜《舞马篇》
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初唐·作者:阎朝隐《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唐·作者: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清言只到卫家儿,用笔能誇钟太尉。盛唐·作者:李颀《同张员外諲詶荅之作》
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唐·作者:王翰《古娥眉怨》
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上卫少卫次上丞,后门东边大赞府。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青州熟铁不足数,卫公结邻差可方。唐·作者:袁瓘《句 其二》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盛唐·作者: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盛唐·作者:李白《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侍禁卫储恩逾量。臣谬叨宠九流旷。南朝宋·作者:刘骏《华林都亭曲水联句产柏梁体诗》
自卫反鲁删诗书。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一》
生活自卫由乘靡。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一》
变形易像在金卫。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四》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溪访九丹。初唐·作者:苏味道《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拂旦鸡鸣仙卫陈,凭高龙首帝城春。初唐·作者:沈佺期《人日重宴大明宫赐䌽缕人胜应制》
钩陈周卫俨旌旄,钟镈陶匏声殷地。武周·作者:薛曜《舞马篇》
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初唐·作者:阎朝隐《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唐·作者: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清言只到卫家儿,用笔能誇钟太尉。盛唐·作者:李颀《同张员外諲詶荅之作》
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唐·作者:王翰《古娥眉怨》
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上卫少卫次上丞,后门东边大赞府。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青州熟铁不足数,卫公结邻差可方。唐·作者:袁瓘《句 其二》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盛唐·作者: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盛唐·作者:李白《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卫】【申集下】【行字部】 衛;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58第48【正字通】俗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