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字的含义
敷字的解释
敷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5
- 拼音:fū
- 繁体:敷
- 笔画:15
- 部首:攵
敷字寓意
【敷】敷 fū 布置,铺开,摆开:敷设。敷陈(铺陈,详细叙述)。敷衍(a.叙述并发挥,亦作“敷演”;b.做事不够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c.勉强维持)。 涂上,搽上:敷药。敷粉。 足够:入不敷出。 古同“肤”,表面的。
敷字解释
【敷】[①][fū][《廣韻》芳無切,平虞,敷。]亦作“旉1”。“傅2”的被通假字。“蓲3”的被通假字。“溥2”的被通假字。(1)施予;施行。(2)传布;散布。(3)铺开;扩展。(4)搽;涂。(5)陈述;铺叙。(6)分别;区分。(7)分派;分摊。(8)饶足;够。(9)通“溥”。普遍。参见“敷天”、“敷求”。(10)通“傅”。附着;连结。(11)通“膚”。参见“敷淺”。(12)姓。明有敷季雅。见《万姓统谱·平虞》。
敷字诗词来源
【敷】罗敷妆粉能佳丽,镜前新梳倭堕髻。南梁·作者:徐伯阳《日出东南隅行》
化胡成佛还东秦。敷杨道教整天文。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五》
神道发生敷九稼,阴极乘仁畅八埏。隋末唐初·作者:褚亮《郊庙歌辞 祭太社乐章 舒和》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初唐·作者: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不学曹王遇神女,莫言罗敷邀使君。唐·作者:阎德隐《薛王花烛行》
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唐·作者: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唐·作者: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唐·作者: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唐·作者: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唐·作者:皎然《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
微穆敷华能应节,飘扬发彩宜行庆。唐·作者:包佶《祀风师乐章 送神》
玉帛才敷云淡淡,笙镛未撤雨霏霏。唐·作者:耿湋《贺李观察祷河神降雨》
含芳吊影争芬敷,绕云恨起山蘼芜。唐·作者:庄南杰《春草歌》
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中唐·作者:王建《赠华州郑大夫》
莫汎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唐·作者:白居易《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唐·作者:白居易《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敷水之期荣喜虽多欢宴且阻辱示长句因而答之》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唐·作者:白居易《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白槿花》
上得篮舆未能去,春风敷水店门前。唐·作者:白居易《华州西》
野店东头花落处,一条流水号罗敷。唐·作者:白居易《罗敷水》
每过桑间试留意,何妨后代有罗敷。唐·作者:白居易《与裴华州同过敷水戏赠》
化胡成佛还东秦。敷杨道教整天文。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五》
神道发生敷九稼,阴极乘仁畅八埏。隋末唐初·作者:褚亮《郊庙歌辞 祭太社乐章 舒和》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初唐·作者: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不学曹王遇神女,莫言罗敷邀使君。唐·作者:阎德隐《薛王花烛行》
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唐·作者: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唐·作者: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唐·作者: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唐·作者: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唐·作者:皎然《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
微穆敷华能应节,飘扬发彩宜行庆。唐·作者:包佶《祀风师乐章 送神》
玉帛才敷云淡淡,笙镛未撤雨霏霏。唐·作者:耿湋《贺李观察祷河神降雨》
含芳吊影争芬敷,绕云恨起山蘼芜。唐·作者:庄南杰《春草歌》
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中唐·作者:王建《赠华州郑大夫》
莫汎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唐·作者:白居易《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唐·作者:白居易《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敷水之期荣喜虽多欢宴且阻辱示长句因而答之》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唐·作者:白居易《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白槿花》
上得篮舆未能去,春风敷水店门前。唐·作者:白居易《华州西》
野店东头花落处,一条流水号罗敷。唐·作者:白居易《罗敷水》
每过桑间试留意,何妨后代有罗敷。唐·作者:白居易《与裴华州同过敷水戏赠》
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敷】【卯集下】【攴字部】 敷;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474第53〔古文〕旉【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芳無切,音罦。【五經文字】 ,經典相承,隷省作敷。【書·舜典】敷奏以言。【傳】敷, 也。 又【書·大禹謨】文命敷于四海。【傳】言其外布文德敎命。又【臯陶謨】翕受敷施。【傳】以布施政敎。 又【詩·大雅】罔敷求先王。【箋】無廣索先王之道。 又【廣韻】散也。 又與傅同。【前漢·宣帝紀】傅奏其言。【註】師古曰:傅讀曰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