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稽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稽字寓意

【稽】 jī 停留:留。滞。 考核:核。查。考。无之谈。 计较:反唇相。 至。 姓。 qǐ 〔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稽字解释

【稽】[①][jī][《廣韻》古奚切,平齊,見。](1)考核,查考。(2)计算。(3)计较;争论。(4)治理。(5)留止。(6)引申为囤积。(7)延误;延迟。(8)至;到。参见“天”。(9)卜问。参见“疑”。(10)相合;相同。(11)法式;准则。(12)姓。秦代有黄。见汉应劭《风俗通》佚文。[②][qǐ][《廣韻》康禮切,上薺,溪。](1)叩头至地。(2)通“棨”。有缯衣的戟。

稽字诗词来源

【稽】天下稽古刘伯祖,天下才英赵仲经。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二 八俊》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沈。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二》
臣拜稽首万斯年。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变为白狗数百身。稽骨须弥示后人。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唐·作者:贺知章《采莲曲》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唐·作者:李昂《从军行》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唐·作者:薛令之《草堂吟》
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盛唐·作者:李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盛唐·作者: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盛唐·作者: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唐·作者:张谓《句》
久飞鸳掖出时髦,耻负平生稽古劳。唐·作者:钱起《重赠赵给事》
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唐·作者:鲍防《上巳寄孟中丞》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唐·作者:鲍防《杂感》
镜湖之水含杳冥,会稽仙洞多精灵。唐·作者:卢象《紫阳真人歌》
蛟龙稽颡河伯虔,拓羯胡雏脚手鲜。唐·作者:顾况《露青竹杖歌》
我来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颜。中唐·作者:郎士元《题尹真人祠》
一朝空谢会稽人,万古犹伤甬东客。中唐·作者:刘长卿《登吴古城歌》
今夜渡江何处宿,会稽山在月明中。中唐·作者:陈羽《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
拜恩稽首纷无已,凝旒前席皇情喜。中唐·作者: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稽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稽】【午集下】【禾字部】 稽;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858第01〔古文〕 【廣韻】古奚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 音雞。考也,計也議也,合也,治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易·繫辭】於稽其類。【註】考也。【禮·緇衣】行必稽其所敝。【註】猶考也,議也。又【儒行】古人與稽。【註】稽猶合也。古人與合,則不合於今人也。【周禮·天官·小宰】聽師田以 稽。【註】 ,閱也。稽,計也。合也。合計其士之卒伍,閱其兵器,爲之要簿也。【前漢·賈誼傳】婦姑不相說,則反脣而相稽。【註】相與計較也。 又留止也。【說文徐註】禾之曲止也,尤者異也。有所異處,必稽考之,卽遲留也。【前漢·食貨志】蓄積餘贏,以稽市物。【註】稽,貯滯也。【後漢·馬援傳】何足久稽天下士。 又至也。【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而不溺。 又滑稽。【史記·樗里子傳】滑稽多智。【註】滑,亂也。稽,同也。辯捷之人,言非若是,言是若非,能亂同異也。一云酒器,可轉注,吐酒不已,俳優之人,詞不窮竭,如滑稽之吐酒不已。 又【吳語】 鐸拱稽。【註】 ,抱也。拱,執也。稽,棨戟也。 又山名。【周禮·夏官·職方氏】揚州山鎭曰會稽。 又姓。【呂氏春秋】秦有賢者稽黃。 又【廣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 音啓。下拜首至地。【書·舜典】禹拜稽首。【傳】首至地,臣事君之禮。【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禮·檀弓】拜稽顙,哀戚之至隱也。【註】稽顙者,觸地無容。 【說文】稽从 从尤,旨聲,自爲部。

与稽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稽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