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镳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3
  • 拼音:biāo
  • 繁体:
  • 笔画:20
  • 部首:

镳字寓意

【镳】 (鑣) biāo 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分道扬(喻趋向不同)。 同“镖”。

镳字解释

【镳】[①][biāo][《廣韻》甫嬌切,平宵,幫。][《集韻》悲嬌切,平宵,幫。]亦作“1”。“1”的繁体字。(1)马嚼子。与衔合用,衔在口中,在口旁。青铜制或铁制,也有用骨、角制的,上面可系銮铃。(2)指乘骑。(3)见“鑣鑣”。(4)同“鏢”。参见“鑣局”、“鑣客”。

镳字诗词来源

【镳】万乘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唐·作者:韦嗣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远水东流浮落景,缭垣西转失行镳。盛唐·作者:皇甫冉《玄元观送李源李风还奉先华阴》
急管繁弦催一醉,颓阳不驻引征镳。唐·作者:钱起《送孙十尉温县》
彼天子兮尘外镳,登灵台兮意飘飘。唐·作者:乔潭《群玉山赋附歌》
幕中无事惟须饮,即是连镳向阙时。中唐·作者:韩愈《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
华镳躞蹀绚砂步,大旆䌽错辉松门。中唐·作者:沈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
车骑联镳逊鞭著,夹道传呼真李郭。中唐·作者:刘禹锡《龙门祷雨歌》
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晚唐·作者:黄滔《成名后呈同年》
金镳贝带未尝识,白刃杀我穷生为。唐·作者: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争似楚王文物国,金镳紫绶让前途。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寄湘中诸友》
碧蹄偃蹇连金镳,狂情十里飞相烧。唐末·作者:李咸用《轻薄怨》
立马有时同草诏,联镳几处共成篇。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
三月杨花扑马飞,联镳来款白云扉。北宋·作者:田锡《题天竺寺》
扬镳正突渔阳骑,避箭甘回赤壁船。北宋·作者:王禹偁《仲咸见予一百六十韵赋诗相赠因以四韵答之》
自兹七十有三日,公又连镳入余屋。北宋·作者:梅尧臣《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
联镳归去尤清乐,数里松风耸骨毛。北宋·作者:赵抃《同周敦颐国博游马祖山》
几年寥落同游伴,还喜春风并马镳。北宋·作者:韩维《和中道游金明池》
重陪簪橐联镳出,仍得篇章满箧携。北宋·作者:苏颂《重次前韵奉酬子由子开叔贡三舍人二首 其二》
欲偷北斗酌竭酒,力拔太华镳鲸牙。北宋·作者:王安石《寄慎伯筠》

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镳】【戌集上】【金字部】 鑣; 康熙笔画:23;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補嬌切【集韻】【韻會】悲嬌切, 音瀌。【說文】馬銜也。【正韻】一名扇汗,一名排沫。【爾雅·釋器】鑣謂之钀。【註】馬勒旁鐵。【釋名】鑣,苞也。所以在旁苞斂其口也。【曹植·應詔詩】 駟藹藹,揚鑣漂沫。 又【博雅】鑣鑣,盛也。【詩·衞風】朱幩鑣鑣。【傳】鑣鑣,盛貌。 又【韻補】叶必幽切,音彪。【韓愈·祭穆員外文】草生之春,鳥鳴之朝。我轡在手,君揚其鑣。朝,讀若舟。

与镳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镳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