鋌字的含义
鋌字的解释
鋌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5
- 拼音:tǐng
- 繁体:鋌
- 笔画:14
- 部首:釒
鋌字寓意
【鋌】鋌 tǐng 鋌 dìng 均见“铤”。
鋌字解释
【鋌】[①][dìng][《廣韻》徒鼎切,上迥,定。]“铤1”的繁体字。(1)未经加工成器的铜、铁。(2)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金属。(3)量词。常用以计块状物。(4)锭子。纺纱机上用来把纤维捻成纱并把纱绕在筒管上成一定形状的部件。(5)通“莖”。箭头后部插入箭杆的部分。也指剑身后部连接剑柄的部分。[②][tǐng][《集韻》他頂切,上迥,透。]“铤2”的繁体字。疾走貌。
鋌字诗词来源
【鋌】休疑粉黛加铤刃,玉女旃檀侍佛前。唐·作者:史凤《传香枕》
赤山秀铤禦时英,绿眼将军会天意。中唐·作者:李贺《吕将军歌》
天公享公寿千龄,天子赏公金万铤。南宋·作者:项安世《送张寺丞知常州》
建溪金铤直几千,余性所嗜一已偏。南宋·作者:薛师石《寄谢黄元信惠茶》
战胜游魂惊铤鹿,凯旋享士趣椎牛。南宋·作者:程公许《送别制置董侍郎东归》
堂封近接萧寺侧,儒墨利钝纷戈铤。元·作者:朱晞颜《拟张侯复胡安定坟》
黄封既醉天庖酒,白铤还颁内帑银。明·作者:岳正《经筵(1)初开有述》
贡金三十铤铤良,结伴八九人人喜。明·作者:罗钦顺《送郑端典亲家还乡》
白金之铤红票记,宝钞生硬雅翎黑。明·作者:李梦阳《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粤溪之铤万辟成,金波萦质耀日精。明·作者:皇甫涍《周山人赠粤刀歌》
将军献俘血洗铤,鸣机归杼耒就田。明·作者:王世贞《海上行》
狼牙白铤悬马傍,黄头奚儿抱头走。明·作者:沈绍心《侠客行》
江海未清奔铤鹿,帘棂不锁失惊鸿。明末清初·作者:梁朝钟《题红拂妓戏呈陈全人 其一》
内府白金红标记,铤上犹存永乐字。明末清初·作者:夏完淳《哀燕京》
青娥二八罗裳单,左铤右铤何娑盘。清·作者:朱彝尊《白纻词二首 其一》
松烟半铤能多许,薰透文心命不甘。清·作者:嵇永仁《百苦吟 其五十七 臭墨》
斑白逢人愁铤兽,萑苻何地集哀鸿。清初·作者:查慎行《雪后平溪道中》
铤险贼人虽鼠窜,?虚士气正鹰扬。清·作者:弘历《战图补咏六首 其二 库陇癸之战》
赤山秀铤禦时英,绿眼将军会天意。中唐·作者:李贺《吕将军歌》
天公享公寿千龄,天子赏公金万铤。南宋·作者:项安世《送张寺丞知常州》
建溪金铤直几千,余性所嗜一已偏。南宋·作者:薛师石《寄谢黄元信惠茶》
战胜游魂惊铤鹿,凯旋享士趣椎牛。南宋·作者:程公许《送别制置董侍郎东归》
堂封近接萧寺侧,儒墨利钝纷戈铤。元·作者:朱晞颜《拟张侯复胡安定坟》
黄封既醉天庖酒,白铤还颁内帑银。明·作者:岳正《经筵(1)初开有述》
贡金三十铤铤良,结伴八九人人喜。明·作者:罗钦顺《送郑端典亲家还乡》
白金之铤红票记,宝钞生硬雅翎黑。明·作者:李梦阳《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粤溪之铤万辟成,金波萦质耀日精。明·作者:皇甫涍《周山人赠粤刀歌》
将军献俘血洗铤,鸣机归杼耒就田。明·作者:王世贞《海上行》
狼牙白铤悬马傍,黄头奚儿抱头走。明·作者:沈绍心《侠客行》
江海未清奔铤鹿,帘棂不锁失惊鸿。明末清初·作者:梁朝钟《题红拂妓戏呈陈全人 其一》
内府白金红标记,铤上犹存永乐字。明末清初·作者:夏完淳《哀燕京》
青娥二八罗裳单,左铤右铤何娑盘。清·作者:朱彝尊《白纻词二首 其一》
松烟半铤能多许,薰透文心命不甘。清·作者:嵇永仁《百苦吟 其五十七 臭墨》
斑白逢人愁铤兽,萑苻何地集哀鸿。清初·作者:查慎行《雪后平溪道中》
铤险贼人虽鼠窜,?虚士气正鹰扬。清·作者:弘历《战图补咏六首 其二 库陇癸之战》
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鋌】【戌集上】【金字部】 鋌;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307第04【唐韻】徒鼎切【集韻】【韻會】待鼎切, 音挺。【說文】銅鐵樸也。从金廷聲。【廣韻】金鋌也。【南史·梁廬陵王傳】嗣子應不慧,見內庫金鋌,問左右,此可食否。 又箭鋌。【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爲殺矢,刃長寸,圍寸,鋌十之。【註】箭足入稾中者也。【釋文】鋌,徒頂反。 又【博雅】盡也。【音釋】鋌,逵鼎反。【揚子·方言】物空盡者曰鋌。鋌,賜也。【又】鋌空也。語之轉也。 又【張協·七命】耶谿之鋌,赤山之精。【註】鋌,銅鐵也。 又【集韻】他頂切,音脡。【廣雅】鑖 ,鋌也。 又【左傳·文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註】鋌,疾走貌。【釋文】鋌,他頂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