筳字的含义
筳字的解释
筳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tíng
- 繁体:筳
- 笔画:12
- 部首:竹
筳字寓意
【筳】筳 tíng 络丝、纺纱或卷棉条的用具。 小竹片,亦指小竹枝或小木枝。 小簪。 笼。 竞。
筳字解释
【筳】[①][tíng][《廣韻》特丁切,平青,定。](1)小竹片。亦指小的竹、木枝。(2)通“莛”。草茎。(3)纺具之一。用以络丝、纺纱、卷棉条等。
筳字诗词来源
【筳】舞席歌楼似登陟,绮筳花柳记跻攀。唐·作者:佚名《梦到沙州奉怀殿下》
丛棘敢思丹凤至,寸筳惭叩巨钟鸣。北宋·作者:王令《再次元韵答几道》
我欲弃官重问道,寸筳何以得舂容。北宋·作者:苏轼《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
偶然误许筳与楹,重言既出众懦兴。北宋·作者:吕南公《内翰太中以某伏谒郡斋特赐长句谨和拜酬》
我亦何知求至理,颇如纤筳扣洪钟。宋·作者:曹勋《和张达道先生三首 其二》
更用剡折篿与筳,况复骨相真伶俜。南宋·作者:项安世《赠张术人》
索诗尚及疏庸令,筳寸何堪击钜钟。南宋·作者:陈宓《次林司户清水岩韵》
诗在简斋和靖里,追攀真以寸筳撞。南宋·作者:刘克庄《再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 其四》
筳篿已卜回渊听,寸草还思报厚恩。南宋·作者:姚勉《和丰城邹端简韵就送其归 其一》
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元·作者:虞集《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 其一》
时时彼此互有激,譬持寸筳撞巨钟。元末明初·作者:王祎《十一月十日宿陈敬初馆中临别有作》
万石钟鸣寸筳扣,千钧鼎重一丝悬。元末明初·作者:唐桂芳《和王石门韵》
我登第时不开筳,刚断皆服阳坡贤。元末明初·作者:李穑《至正癸巳四月。益斋先生阳坡先生典贡举。无燕会。仆与同年成行。罢则休于家。甚萧索也。岁乙未。南村李政丞,星洞安政堂典贡举。时李公之姑。□奇后母也。因献寿觞。故两学士皆设燕。然比旧减十之七八。丁酉科。李樵隐,金思亭典贡举。李略设。金亦如之。但日数多耳。庚子科。金四宰,韩商议典贡举。粗有前规。壬寅岁。□驾在清州。洪阳坡,柳商议典贡举。如癸巳。岁乙巳。李樵隐再知贡举。穑副之。岁己酉又如之。岁辛亥。穑知贡举。田政堂副之。岁甲寅。李评理,廉政堂典贡举。皆不设宴。今上即位。言者归咎阳坡。复设宴享。今数科矣。糜费不为少。言者又非之。请如己酉科。既而又以今庚申年主司。皆有亲在堂。当献寿。于是成均试员徐承旨。以父母在乡里。故请如癸巳。而廉公,朴公皆侍亲侧。依旧规设礼宴。仆于廉公为姻亲。于朴公为宗伯。法当与席。坐念身与斯会。唯乙未安政堂一席而已。今又数夜骨酸睡不着。难于具冠带。起居尊长之前。吟成一篇。拜呈东亭座下。幸电览》
牧翁毛颖今老矣,区画寸筳撞巨钟。元末明初·作者:李穑《题隐溪卷》
翠筳金萼正重重,堂下佳儿舞袖红。明·作者:郑真《题萱花图赠胡伯霖 其一》
折筳拟卜馀生事,只恐灵氛也断肠。明·作者:黄淮《秋暮书怀》
戢鳞垂翅复何望,寸筳安敢撞鸿钟。明·作者:柳方善《戏赠尹主簿用洪武正韵》
恍如野寺僧唤粥,高栋悬筳时一触。明·作者:张弼《石钟山歌》
天将碧玉为寸筳,拊击翠石石亦鸣。明·作者:桑悦《题梧竹奇石图》
泽畔年来薄采芬,筳篿何必问灵氛。明末清初·作者:张萱《戊辰七十有一境内外诸名硕皆以佳章见寿赋此奉谢四首 其四》
丛棘敢思丹凤至,寸筳惭叩巨钟鸣。北宋·作者:王令《再次元韵答几道》
我欲弃官重问道,寸筳何以得舂容。北宋·作者:苏轼《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
偶然误许筳与楹,重言既出众懦兴。北宋·作者:吕南公《内翰太中以某伏谒郡斋特赐长句谨和拜酬》
我亦何知求至理,颇如纤筳扣洪钟。宋·作者:曹勋《和张达道先生三首 其二》
更用剡折篿与筳,况复骨相真伶俜。南宋·作者:项安世《赠张术人》
索诗尚及疏庸令,筳寸何堪击钜钟。南宋·作者:陈宓《次林司户清水岩韵》
诗在简斋和靖里,追攀真以寸筳撞。南宋·作者:刘克庄《再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 其四》
筳篿已卜回渊听,寸草还思报厚恩。南宋·作者:姚勉《和丰城邹端简韵就送其归 其一》
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元·作者:虞集《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 其一》
时时彼此互有激,譬持寸筳撞巨钟。元末明初·作者:王祎《十一月十日宿陈敬初馆中临别有作》
万石钟鸣寸筳扣,千钧鼎重一丝悬。元末明初·作者:唐桂芳《和王石门韵》
我登第时不开筳,刚断皆服阳坡贤。元末明初·作者:李穑《至正癸巳四月。益斋先生阳坡先生典贡举。无燕会。仆与同年成行。罢则休于家。甚萧索也。岁乙未。南村李政丞,星洞安政堂典贡举。时李公之姑。□奇后母也。因献寿觞。故两学士皆设燕。然比旧减十之七八。丁酉科。李樵隐,金思亭典贡举。李略设。金亦如之。但日数多耳。庚子科。金四宰,韩商议典贡举。粗有前规。壬寅岁。□驾在清州。洪阳坡,柳商议典贡举。如癸巳。岁乙巳。李樵隐再知贡举。穑副之。岁己酉又如之。岁辛亥。穑知贡举。田政堂副之。岁甲寅。李评理,廉政堂典贡举。皆不设宴。今上即位。言者归咎阳坡。复设宴享。今数科矣。糜费不为少。言者又非之。请如己酉科。既而又以今庚申年主司。皆有亲在堂。当献寿。于是成均试员徐承旨。以父母在乡里。故请如癸巳。而廉公,朴公皆侍亲侧。依旧规设礼宴。仆于廉公为姻亲。于朴公为宗伯。法当与席。坐念身与斯会。唯乙未安政堂一席而已。今又数夜骨酸睡不着。难于具冠带。起居尊长之前。吟成一篇。拜呈东亭座下。幸电览》
牧翁毛颖今老矣,区画寸筳撞巨钟。元末明初·作者:李穑《题隐溪卷》
翠筳金萼正重重,堂下佳儿舞袖红。明·作者:郑真《题萱花图赠胡伯霖 其一》
折筳拟卜馀生事,只恐灵氛也断肠。明·作者:黄淮《秋暮书怀》
戢鳞垂翅复何望,寸筳安敢撞鸿钟。明·作者:柳方善《戏赠尹主簿用洪武正韵》
恍如野寺僧唤粥,高栋悬筳时一触。明·作者:张弼《石钟山歌》
天将碧玉为寸筳,拊击翠石石亦鸣。明·作者:桑悦《题梧竹奇石图》
泽畔年来薄采芬,筳篿何必问灵氛。明末清初·作者:张萱《戊辰七十有一境内外诸名硕皆以佳章见寿赋此奉谢四首 其四》
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筳】【未集上】【竹字部】 筳;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886第04【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 音庭。【說文】繀絲管也。【正字通】繀,著絲於莩車也。今紡絲銓曰筳子。 又小竹。【東方朔·答客難】以蠡測海,以筳撞鐘。 又楚人結草折竹卜曰筳篿。【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註】筳,小折竹也。【文選註】筳,竹算。 又【玉篇】籠也。 又【集韻】湯丁切,音 。【揚子·方言】緪、筳,急也。 又【集韻】待鼎切,音挺。屋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