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塐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塐字寓意

【塐】 sù 古同“塑”,用泥土等做成人和物的形象。

塐字解释

【塐】[①][sù][《廣韻》桑故切,去暮,心。]亦作“1”。(1)塑造。(2)犹言呆愣。(3)犹垒砌。

塐字诗词来源

【塐】谩求土塑及丹青,空看经文道岂成。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五》
躺游仙院睹灵台,罗绮分明塑匠裁。中唐·作者:卢茂钦《无题》
北方部落檀香塑,西国文书贝叶写。唐·作者:韦蟾《岳麓道林寺》
碑上细微镌盛事,佛前端正塑全身。后晋至后周·作者:释圆鉴《十偈辞 其六 赞普满塔十首》
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北宋·作者:梅尧臣《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姜店》
雕檐画壁屎污遍,以及像塑头与肩。北宋·作者:梅尧臣《普净院佛阁上孤鹘》
文章制作比善塑,物象变怪一以泥。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酬永叔再示》
林木摧折堂庑倾,其中塑像犹纵横。北宋·作者:文同《凤山古祠》
手持数珠读梵筴,状貌兀若塑与镌。北宋·作者:文同《寄题阆州开元寺泽师竹轩》
何人自塑临泓水,近古遗棺撼石龛。北宋·作者:韦骧《和李信臣游南岩》
洞门屣步侵云烟,瞻望塑像钦华颠。北宋·作者:韦骧《岑公洞》
何人塑出慈氏众,冠缨动活摇明珠。北宋·作者:郭祥正《游道林寺呈运判蔡中允昆仲如晦用杜甫元韵》
重瞳却传绘塑手,瓦鼓巫歌荐神酒。北宋·作者:郭祥正《姑熟乘月泛渔艇至东城访耿天骘》
重楼复殿据山脚,像塑制度祠非淫。北宋·作者:郭祥正《忆敬亭山作》
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北宋·作者:苏轼《凤翔八观,并叙 其四 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桂寺》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北宋·作者: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四 杨惠之塑维摩像》
何况塑画已身外,岂必夺尔庸自全。北宋·作者: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四 杨惠之塑维摩像》
执金刚神安法界,塑之年深亦复坏。南宋·作者:释慧空《赠吴晦叔雪峰造金刚》
了知二法空无相,泥塑金装为佛像。南宋·作者:释印肃《證道歌 其一百十四》
塑出狮毬对画阑,笑呼女伴傍前看。宋·作者:万俟绍之《冬闺怨》

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塐】【丑集中】【土字部】 塐;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235第09【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 音素。埏土象物也。今俗捏土肖鬼神象貌曰塐。 通作素。亦作塑。

与塐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塐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塐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