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字的含义
脣字的解释
脣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chún
- 繁体:脣
- 笔画:11
- 部首:月
脣字寓意
【脣】脣 chún 同“唇”。
脣字解释
【脣】[①][chún][《廣韻》食倫切,平諄,船。]“唇1”的被通假字。“唇1”的古字。(1)嘴唇。(2)借称物的边或边缘。
脣字诗词来源
【脣】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朱唇动。素腕举。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一》
喉唇废职方思让。明笔直绳天威谅。南朝宋·作者:刘骏《华林都亭曲水联句产柏梁体诗》
织成屏风金屈膝,牛唇玉面灯前出。南梁·作者:萧纲《乌栖曲四首 其四》
从来著名推赵子,复有丹唇发皓齿。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促柱点唇莺欲语。调弦系爪雁相连。陈朝·作者:陈叔宝《听筝诗》
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陈朝·作者:江总《杂曲三首 其三》
不见朱唇将白貌,唯闻素棘与黄泉。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朱唇艳莹齿排河,端坐昂昂劫几何。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一朝形影化穷尘,昔时玉貌与朱唇。初唐·作者:宋之问《北邙古墓》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盛唐·作者: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凤吹笙曲》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唐·作者:杜甫《曲江二首 其一》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唐·作者:杜甫《拨闷》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唐·作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绛唇珠袖两寂莫,况有弟子传芬芳。唐·作者: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头上何所有,翠微㔩叶垂鬓唇。唐·作者:杜甫《杂曲歌辞 丽人行》
卢姬小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盛唐·作者:崔颢《杂曲歌辞 卢姬篇》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唐·作者: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朱唇动。素腕举。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一》
喉唇废职方思让。明笔直绳天威谅。南朝宋·作者:刘骏《华林都亭曲水联句产柏梁体诗》
织成屏风金屈膝,牛唇玉面灯前出。南梁·作者:萧纲《乌栖曲四首 其四》
从来著名推赵子,复有丹唇发皓齿。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促柱点唇莺欲语。调弦系爪雁相连。陈朝·作者:陈叔宝《听筝诗》
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陈朝·作者:江总《杂曲三首 其三》
不见朱唇将白貌,唯闻素棘与黄泉。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朱唇艳莹齿排河,端坐昂昂劫几何。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一朝形影化穷尘,昔时玉貌与朱唇。初唐·作者:宋之问《北邙古墓》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盛唐·作者: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凤吹笙曲》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唐·作者:杜甫《曲江二首 其一》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唐·作者:杜甫《拨闷》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唐·作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绛唇珠袖两寂莫,况有弟子传芬芳。唐·作者: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头上何所有,翠微㔩叶垂鬓唇。唐·作者:杜甫《杂曲歌辞 丽人行》
卢姬小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盛唐·作者:崔颢《杂曲歌辞 卢姬篇》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唐·作者: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脣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脣】【未集下】【肉字部】 脣;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983第23〔古文〕 【唐韻】食倫切【韻會】船倫切【正韻】殊倫切, 音漘。【說文】口耑也。【玉篇】口脣也。【釋名】脣,緣也,口之緣也。【春秋·元命包】脣者,齒之垣。【穀梁傳·僖三年】語曰:脣亡則齒寒。 又牛脣,草名。【爾雅·釋草】蕒,牛脣。【註】水蕮也。 又【類篇】彌盡切,音泯。 合無波際貌。 【集韻】或作 脗。【韻會】亦書作脤。脗原字从豕,不从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