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抄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chāo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抄字寓意

【抄】 chāo 誊写,照原文写:本。写。袭。传。 搜查而没收:没(m )。家。斩。 走简捷的路:近。小道。包。 同“绰2”。

抄字解释

【抄】[①][chāo][《廣韻》楚交切,平肴,初。][《廣韻》初教切,去效,初。](1)掠夺;袭击。(2)指掠袭击的人。(3)抢生意。(4)从侧面绕过去。(5)誊写。(6)写录或选编的集子。(7)泛指册子。(8)袭;搬用。(9)总括,归纳。(10)用匙取食物。(11)指合掌成勺形以取物。(12)造纸工艺流程之一,谓用竹帘将纸浆取出一层。参见“紙”。(13)提取税收。(14)查点;搜查;没收。(15)拿,手持。(16)叉;交叉。(17)手伸进或插入袖筒或衣襟里面。(18)方言。用脚步测量。(19)量词。古容量单位。六百粟为一,一升的千分之一。(20)量词。后用以泛称微量的量词。(21)量词。二缕为一。(22)量词。西夏所定兵制,正军一人,负担一人,合称一。[②][chào]同“耖1”。(1)用耖整地。即将翻耕过的土壤再用耖进行浅耕松土。(2)泛指翻土。[③][chǎo]用同“吵”。

抄字诗词来源

【抄】道遇寇抄失资粮。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阚骃引语》
莫言长有千金面,终归变作一抄尘。唐·作者:张鷟《游仙窟诗 赠崔十娘》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中唐·作者:李端《胡腾儿》
弟子抄将歌遍叠,宫人分散舞衣裳。中唐·作者:王建《送宫人入道》
新诗欲写中朝满,旧卷常抄外国将。中唐·作者:王建《寄杨十二秘书》
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面脂。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五》
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八十四》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中唐·作者:韩愈《赠刘师服》
光景无因将得去,为郎抄在和郎诗。中唐·作者: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
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 蛮子朝》
边头大将差健卒,入抄禽生快于鹘。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疏讲青龙归禁苑,歌抄白雪乞梨园。唐·作者:章孝标《蜀中赠广上人》
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唐·作者:段成式《寄温飞卿笺纸》
传声却报边无事,自是官军入抄回。唐·作者:薛逢《狼烟》
香凝锦帐抄书后,月转棠阴送客还。五代·作者:贯休《秋末寄上桐江冯使君》
白月半窗抄朮序,清泉一器授芝图。唐·作者:皮日休《新秋即事三首 其二》
竹屏风扇抄遗事,柘步舆竿系隐书。唐·作者:皮日休《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
抄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唐·作者:张保胤《戏示诸妓》
经抄未成抛素几,锡环应撼过寒塘。唐·作者:陆龟蒙《和访寂上人不遇》
鬓白祗应秋鍊句,眼昏多为夜抄书。唐末·作者:杜荀鹤《闲居书事》

抄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抄】【卯集中】【手字部】 抄; 康熙笔画:8; 页码:页420第10【唐韻】【韻會】【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 與鈔同。叉取也。【杜甫詩】飯抄雲子白。【韓愈詩】匙抄爛飯穩送之。 又【廣韻】略取也。【魏志·太祖紀註】抄略諸郡。 又【增韻】謄寫也。【通俗文】遮取謂之抄,寫錄之目亦謂之抄。 又姓。明永樂中有舉人抄思。 又【集韻】楚絞切,音炒。抄掠也。 又【唐韻】初教切【集韻】【韻會】楚教切, 鈔去聲。亦略取也。 又【集韻】桑何切,音娑。摩挱之挱亦省作抄。 【集韻】或作摷。本作鈔。

与抄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抄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