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字的含义
鈔字的解释
鈔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2
- 拼音:chāo
- 繁体:鈔
- 笔画:12
- 部首:釒
鈔字寓意
【鈔】鈔 chāo 见“钞”。
鈔字解释
【鈔】[①][chāo][《廣韻》楚交切,平肴,初。][《廣韻》初教切,去效,初。]“钞1”的繁体字。(1)抢掠;强取。后作“抄”。(2)誊写。也作“抄”。(3)经过选录而成的集子。也作“抄”。(4)佛教称诠释佛经经义的一种方法。疏解经,钞则解疏。(5)同“抄”。古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亦泛指微量。参见“鈔撮”。(6)纸币名。(7)泛指钱。(8)古时官府征收钱物后所给的单据。(9)取近路行走。也作“抄”。(10)通“眇”。微眇;仔细。(11)姓。明有钞氏。见清黄宗羲《酉山许先生墓志铭》。
鈔字诗词来源
【鈔】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唐·作者:陆畅《题悟公禅室》
梵书钞律千馀纸,净院焚香独受持。唐·作者:姚合《寄灵一律师》
缉缀小诗钞卷里,寻思闲事到心头。唐末·作者:韩偓《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
希文健笔钞韩文,文为首阳山下人。北宋·作者:杜衍《远蒙运使度支以资政范公所寄黄素小字韩文公伯夷颂许昌文公淮西富公题诗于后才翁复缀雅什兼寄长安晏公公亦有作衍久兹休退人事仅废不意雅故未遗悉以副本为贶俾愚继之对此怔忪既感且愧率成拙句奉呈敢言亦骥之乘聊为续貂之比耳》
喜钞寒鸱六翮轻,萧条墟落恣飞鸣。北宋·作者:宋祁《荒斋昼坐为鸣鸢所聒》
华圃控弦秋习射,寒窗留烛夜钞书。宋·作者:葛密《四并堂》
羌人钞暴为常事,见敌不争收若雨。北宋·作者:文同《五原行》
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北宋·作者:王安石《澶州》
年劳只许钞书数,月俸长留买药资。北宋·作者:郑獬《戏学张水部赠河南少尹》
古书细钞指生胝,弟侄凫雁行累累。北宋·作者:郑獬《酬随子直十五兄》
牙城晓色动旌旗,笔吏来钞枕上诗。北宋·作者:韦骧《和山郡早起 其一》
邻米乞来分鹤饱,医书编就借僧钞。北宋·作者:荣倪《答苏后湖》
晚岁田间农事了,闲钞宁戚相牛经。宋·作者:向子諲《题王文孺臞庵》
卷白欲倾东海酒,闭门贪钞北堂书。宋·作者:沈与求《无言颁政以诗寄行简辄次韵 其一》
用之折箠笞犬羊,否则持竿弄泉石。宋·作者:胡寅《与范信仲及严陵同官纳凉万松亭》
觅句忍饥贫亦乐,钞书得味老何伤。宋·作者:刘应时《春晴》
孤山疏钞频舒卷。宋·作者:可旻《渔家傲 其一 赞净土并序》
病后苦无多酌酒,别来唯有自钞书。南宋·作者:李流谦《抵简池呈元质进孺二首 其二》
钞书字细眼犹明,捣药声清疾渐平。南宋·作者:陆游《戏咏闲适三首 其一》
闭户不知春已去,钞书但觉日方长。南宋·作者:陆游《初夏闲居八首 其一》
梵书钞律千馀纸,净院焚香独受持。唐·作者:姚合《寄灵一律师》
缉缀小诗钞卷里,寻思闲事到心头。唐末·作者:韩偓《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
希文健笔钞韩文,文为首阳山下人。北宋·作者:杜衍《远蒙运使度支以资政范公所寄黄素小字韩文公伯夷颂许昌文公淮西富公题诗于后才翁复缀雅什兼寄长安晏公公亦有作衍久兹休退人事仅废不意雅故未遗悉以副本为贶俾愚继之对此怔忪既感且愧率成拙句奉呈敢言亦骥之乘聊为续貂之比耳》
喜钞寒鸱六翮轻,萧条墟落恣飞鸣。北宋·作者:宋祁《荒斋昼坐为鸣鸢所聒》
华圃控弦秋习射,寒窗留烛夜钞书。宋·作者:葛密《四并堂》
羌人钞暴为常事,见敌不争收若雨。北宋·作者:文同《五原行》
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北宋·作者:王安石《澶州》
年劳只许钞书数,月俸长留买药资。北宋·作者:郑獬《戏学张水部赠河南少尹》
古书细钞指生胝,弟侄凫雁行累累。北宋·作者:郑獬《酬随子直十五兄》
牙城晓色动旌旗,笔吏来钞枕上诗。北宋·作者:韦骧《和山郡早起 其一》
邻米乞来分鹤饱,医书编就借僧钞。北宋·作者:荣倪《答苏后湖》
晚岁田间农事了,闲钞宁戚相牛经。宋·作者:向子諲《题王文孺臞庵》
卷白欲倾东海酒,闭门贪钞北堂书。宋·作者:沈与求《无言颁政以诗寄行简辄次韵 其一》
用之折箠笞犬羊,否则持竿弄泉石。宋·作者:胡寅《与范信仲及严陵同官纳凉万松亭》
觅句忍饥贫亦乐,钞书得味老何伤。宋·作者:刘应时《春晴》
孤山疏钞频舒卷。宋·作者:可旻《渔家傲 其一 赞净土并序》
病后苦无多酌酒,别来唯有自钞书。南宋·作者:李流谦《抵简池呈元质进孺二首 其二》
钞书字细眼犹明,捣药声清疾渐平。南宋·作者:陆游《戏咏闲适三首 其一》
闭户不知春已去,钞书但觉日方长。南宋·作者:陆游《初夏闲居八首 其一》
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鈔】【戌集上】【金字部】 鈔;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98第22【唐韻】【韻會】【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 音 。【說文】叉取也。【徐鉉曰】今俗別作抄。【廣韻】略也。【後漢·公孫瓚傳】尅會期日,攻鈔郡縣。 又【韻會】或作摷。【張衡·東京賦】摷昆聊。 又作抄。【杜甫詩】飯抄雲子白。 又姓。【正字通】明鈔秀,鈔奇。 又【增韻】謄寫也。【抱朴子·金丹卷】余令略鈔金丹之都,較以示後之同志者。 又【博雅】强也。 又【廣韻】初敎切【集韻】【韻會】【正韻】楚敎切, 音勦。【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善鈔,盜便汙人。【釋文】鈔,初敎反。 又【正字通】楮貨名。宋史,紹興二十四年,女眞以銅少,循宋交子法,造鈔引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五等謂之大鈔。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謂之小鈔。與錢 用,以七年爲限,納舊易新,諸路置交鈔庫官受之,每貫取工墨錢十五文,公私便焉。 又【韻會定正】官收物而給印信文憑也。卽今鈔關。 又與杪同。【管子·幼官篇】敎行於鈔。【註】鈔,末也。【又】聽於鈔,故能聞未極。【註】鈔,深遠也。 又【集韻】齒紹切,音 。取也。考證:〔【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喜鈔盜,便汙人。〕 謹照原文喜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