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摭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zhí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摭字寓意

【摭】 zhí 拾取,摘取:拾。采

摭字解释

【摭】[①][zhí][《廣韻》之石切,入昔,章。](1)拾取。(2)搜集。(3)摘取。(4)挑剔。参见“拾”。[②][zhē]同“遮1”。阻拦;掩饰。参见“2説”、“2攔”。

摭字诗词来源

【摭】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中唐·作者:韩愈《石鼓歌》
考摭妍媸用破心,剪裁千古献当今。唐末·作者:周昙《闲吟》
寺记废兴书异事,丰碑采摭尽雕镌。北宋·作者:康孝基《寄题神山县玉兔寺》
采摭诸家百馀状,毫端古意多含蓄。北宋·作者:韩琦《观胡九龄员外画牛》
改丞殿省头不回,直把群经重研摭。北宋·作者:强至《依韵和李评文思》
捃摭肴蔬成曲会,扶携老稚任环观。北宋·作者:韦骧《席间和向辟之元夜 其二》
糊名独得珠无胫,摭实更忻山有莱。北宋·作者:韦骧《又和彦常试院即事 其一》
诋嘲风月戏鸟鱼,捃摭草木穷根须。北宋·作者:赵鼎臣《犹子奕来乞酒戏以诗饷之》
词虽芜颣事摭实,庶几传信祛群疑。宋·作者:李宏《凫山庙》
上穷羲黄下秦汉,掎摭彝鼎并盘盂。宋·作者:欧阳光祖《赠篆书吴全仲古风》
古贤足迹满四方,岂但青编勤摭采。南宋·作者:陈宓《送郑丈婿孚先改秩用广西诸公韵》
藿羹讵识罗珍羞,掎摭珷玞遗琳球。南宋·作者:岳珂《徽宗皇帝临右军兰亭序御书赞》
少陵前仅陆君诗,骚里居多摭茝蓠。南宋·作者:方蒙仲《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其十一》
惧遭掎摭不哦诗,畏触祸刑宁作史。宋·作者:高斯得《次韵张䇓见寄》
里人纵观兴孝义,信史采摭扬休鸿。宋末元初·作者:刘将孙《题南郑尹良臣萃贞堂诗》
半山歌咏似摭实,昌黎论列疑其虚。元·作者:王恽《题桃源图后》
摭拾泥涂车辙覆,到头何似汉阴人。元末明初·作者:周霆震《前诗子勤连和七章,或病首句秦字难押,援笔泛及故事,不觉其言之长 其六》
读书浙水之东头,蒐今摭古以自课。元末明初·作者:李延兴《福源精舍》
道士步虚辞折简,校书写韵摭遗编。明·作者:易恒《清明约友游昆山(二十四韵)》
强摭微言鸣盛治,诗悭多愧谢宣城。明·作者:苏葵《甲子岁二月二十日拜进万寿圣节表文宪长陈吉夫首倡予步韵二首 其二》

摭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摭】【卯集中】【手字部】 摭;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451第10【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之石切。拓字重文。【說文】拓或从庶。【揚子·方言】取也, 宋之閒曰摭。【禮·禮器】有順而摭也。【疏】猶拾取也。【儀禮·有司徹】乃摭于魚腊俎。【註】今文摭爲揲。【前漢·司馬遷傳贊】至於采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 又施隻切,音釋。亦與拓同。 見拓字註。 又職略切,音灼。義同。 本作摭。摭字原从 作。 ,庶本字。

与摭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摭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