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字的含义
捋字的解释
捋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1
- 拼音:lǚ
- 繁体:捋
- 笔画:10
- 部首:扌
捋字寓意
【捋】捋 luō 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捋起袖子。捋桑叶。 用手轻轻摘取:捋取。 捋 lǚ ㄌㄩˇ 用手指顺着抹过去,整理:捋胡子。
捋字解释
【捋】[①][luō][《廣韻》郎括切,入末,來。]“寽1”的今字。(1)采;以手沿物摘取。(2)用手握物向一端滑动。(3)低劣,不如人。(4)堆,垒。[②][lǚ](1)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2)引申为梳理,整理。
捋字诗词来源
【捋】亭亭笔直无皴节,磨捋形相一条铁。唐·作者:顾况《露青竹杖歌》
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中唐·作者:张籍《逢故人》
帛书投笔封鱼腹,玄发冲冠捋虎须。唐·作者:李绅《忆过润州》
抖擞尘缨捋白须,半酣扶起问司徒。唐·作者:白居易《戏问牛司徒》
牡丹花下帘钩外,独凭红肌捋虎须。唐·作者:曹唐《暮春戏赠吴端公》
醉捋黑须三岛黯,怒抽霜剑十洲寒。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八十八》
可羡罗敷自有失,愁中漫捋白髭须。唐·作者: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 其七》
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唐·作者:赵牧《对酒》
濯足将加汉光腹,抵掌欲捋梁武须。唐·作者:皮日休《奉和鲁望独夜有怀吴体见寄》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唐末·作者:韩偓《安贫》
乳窦峰前捋虎须,再得完全又归去。北宋·作者:释重显《送百丈专使》
电光石火存机变,堪笑人来捋虎须。北宋·作者:释重显《颂一百则 其二十七》
双旌引入柔桑陌,少驻骖驔捋美须。北宋·作者:宋祁《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草木瑰富百药具,山民采捋知辛甘。北宋·作者:田况《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其二十 重阳日州南门药市》
斗薮缁尘捋白髭,缄书先去问宫师。北宋·作者:文彦博《去春蒙西都致政李少师惠诗五首追叙旧游因而招隐某尚羁枢务请退未谐深味来章未知所答迁延宿留遂涉岁时今蒙圣慈俯从人欲听解重柄均逸便藩仰西河之上游瞻仁宅之实迩即当胥会弥积欣怡辄成小诗三章代书见意且答去春之赐》
险捋虎须曾幸免,怒形蜂目亦徒然。宋·作者:杨杰《玩鞭亭》
谁问西湖少年乐,闲将世事捋苍须。北宋·作者:沈辽《青溪》
翁醉不知秋色凉,儿捋翁须孙撼床。北宋·作者:王观《莫恼翁》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北宋·作者:苏轼《浣溪沙 其三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门前不设羊牛车,谁捋虎须跋狼胡。北宋·作者:彭汝砺《去年行建昌作诗招云居元禅师近过南康不见用前韵驰寄》
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中唐·作者:张籍《逢故人》
帛书投笔封鱼腹,玄发冲冠捋虎须。唐·作者:李绅《忆过润州》
抖擞尘缨捋白须,半酣扶起问司徒。唐·作者:白居易《戏问牛司徒》
牡丹花下帘钩外,独凭红肌捋虎须。唐·作者:曹唐《暮春戏赠吴端公》
醉捋黑须三岛黯,怒抽霜剑十洲寒。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八十八》
可羡罗敷自有失,愁中漫捋白髭须。唐·作者: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 其七》
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唐·作者:赵牧《对酒》
濯足将加汉光腹,抵掌欲捋梁武须。唐·作者:皮日休《奉和鲁望独夜有怀吴体见寄》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唐末·作者:韩偓《安贫》
乳窦峰前捋虎须,再得完全又归去。北宋·作者:释重显《送百丈专使》
电光石火存机变,堪笑人来捋虎须。北宋·作者:释重显《颂一百则 其二十七》
双旌引入柔桑陌,少驻骖驔捋美须。北宋·作者:宋祁《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草木瑰富百药具,山民采捋知辛甘。北宋·作者:田况《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其二十 重阳日州南门药市》
斗薮缁尘捋白髭,缄书先去问宫师。北宋·作者:文彦博《去春蒙西都致政李少师惠诗五首追叙旧游因而招隐某尚羁枢务请退未谐深味来章未知所答迁延宿留遂涉岁时今蒙圣慈俯从人欲听解重柄均逸便藩仰西河之上游瞻仁宅之实迩即当胥会弥积欣怡辄成小诗三章代书见意且答去春之赐》
险捋虎须曾幸免,怒形蜂目亦徒然。宋·作者:杨杰《玩鞭亭》
谁问西湖少年乐,闲将世事捋苍须。北宋·作者:沈辽《青溪》
翁醉不知秋色凉,儿捋翁须孙撼床。北宋·作者:王观《莫恼翁》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北宋·作者:苏轼《浣溪沙 其三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门前不设羊牛车,谁捋虎须跋狼胡。北宋·作者:彭汝砺《去年行建昌作诗招云居元禅师近过南康不见用前韵驰寄》
捋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捋】【卯集中】【手字部】 捋;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433第17【唐韻】郞括切【集韻】【韻會】盧活切, 鸞入聲。【說文】取易也。【廣韻】手捋也。【詩·周南】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朱傳】取其子也。【詩詁】以指歷取也。又【豳風】予所捋荼。 又摩也。【潘岳·笙賦】郁捋劫捂。【註】郁捋,循笙孔貌。 又【集韻】龍輟切,音劣。采也。 本作寽,五指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