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商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shāng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商字寓意

【商】 shāng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量斟酌)。相。磋。洽。协。 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 古指行(坐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业的人):人。贩。贾(g )(人)。旅。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 中国朝代名:代。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姓。

商字解释

【商】[①][shāng][《廣韻》式羊切,平陽,書。]亦作“謪1”。(1)计量;计算。(2)讨;量。(3)经,贩卖货物。(4)人,贩卖货物的人。(5)五音(宫、、角、徵、羽)之一。(6)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音配秋,因以指秋季。(7)古漏壶中箭上所刻的度数。(8)星名。参见“星”。(9)朝代名。公元前十六世纪汤灭夏所建,都亳。中经几次迁都,盤庚时迁殷(今河南安阳县小屯),因亦称殷。传至纣,为周武王所灭。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约当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前十一世纪。(10)春秋诸侯国宋的别称。周灭后,封贵族微子的后代于宋,故宋又称。(11)犹鸧,以金银镶饰。(12)通“章”,篇章。(13)数学名词。一数除以不为零的数的结果称为“”。(14)姓。春秋鲁有瞿。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商字诗词来源

【商】石里之勇商子华。暴虎见之藏爪牙。汉·作者:无名氏《商子华谣》
援琴鸣弦发清商。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一》
含商咀徵歌露晞。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一》
超商卷夏耀英辉。南梁·作者:江淹《齐凤皇衔书伎辞》
八月商尊飞有声,巨福来群鸟不惊。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十八》
璿仪气爽惊缇籥,玉吕灰飞含素商。隋末唐初·作者:魏徵《五郊乐章 白帝商音 舒和》
秦商重沓云岩近,河渭萦纡雾壑深。初唐·作者:李乂《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妙舞轻回拂长袖,高歌浩唱发清商。初唐·作者:吴少微《古意》
商女香车珠结网,天人宝马玉繁缨。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长袖迟回意绪多,清商缓转目腾波。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商山积翠临城起,浐水浮光共幕连。初唐·作者:刘宪《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虬凤吐奇状,商徵含清音。唐·作者:司马逸客《雅琴篇》
愿持东武宫商韵,长奉南熏亿万年。唐·作者:司马逸客《雅琴篇》
招贤已得商山老,托乘还徵邺下才。盛唐·作者:贾曾《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盛唐·作者: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唐·作者:薛令之《草堂吟》
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盛唐·作者:李白《荅杜秀才五松见赠》
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唐·作者:杜甫《滟滪》
松下丈人巾屦同,偶坐似是商山翁。唐·作者: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唐·作者:杜甫《最能行》

商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商】【丑集上】【口字部】 商;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94第32〔古文〕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 音觴。【說文】从外知內也。从 ,章省聲。【廣韻】度也。【易·兌卦】九四,商兌未寧。【註】商,商量,裁制之謂也。【禮·曲禮】槀魚曰商祭。【註】商猶量也。【疏】祭用乾魚,量度燥濕,得中而用之也。 又【玉篇】五音,金音也。【禮·月令】其音商。【註】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前漢·律歷志】商之爲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白虎通】商者,强也。【梁元帝·纂要】秋曰素商,亦曰高商。 又【說文】行賈也。【易·復卦】商旅不行。【周禮·天官·大宰】九職,六曰商賈,阜通貨賄。【註】行曰商,處曰賈。【廣韻】本作 。俗作啇,非。 又【集韻】刻也。【詩·齊風·東方未明疏】尚書緯謂刻爲商。【儀禮·士昏禮註】鄭目錄云:日入三商爲昏。【疏】馬氏云:日未出,日沒後,皆二刻半,云三商者,據整數言也。【正字通】商,乃漏箭所刻之處。古以刻鐫爲商,所云商金,商銀是也。刻漏者,刻其痕以驗水也。 又【廣韻】張也,又降也,又常也。 又國名。【詩·商頌譜】商者,契所封之地。【疏】鄭以湯取契之所封以爲代號也,服虔王肅則不然。襄九年左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服虔云:相土契之孫居商丘,湯以爲號。又書序王肅註亦云:然契之封商見於書傳史記中, 其文甚明。經典之言商者,皆單謂之商,未有稱商丘者,又相土之于殷室,非王迹所因,何當取其所居,以爲代號也。 又地名。【左傳·僖二十五年】楚 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又【春秋·襄二十一年】會于商任。又【戰國策】高商之戰。 又州名。【廣韻】卽古商國,後魏置洛州,周爲商州,取商於地爲名。【戰國策】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爲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史記·張儀傳】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註】商州有古商城,其西二百餘里有古於城。 又商陵,漢侯國,在臨淮。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商瞿商澤。 又【諡法】昭功寧民曰商。 又與謫通。【荀子·儒效篇】謫德而定次。【註】謫與商同。 又【集韻】諸良切,音章。度也。【書·費誓】我商賚汝。【釋文】商如字,徐音章。考證:〔【周禮·天官·大宰】九賦,六曰商賈,阜通貨賄。〕 謹照原文九賦改九職。

与商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商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