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褓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bǎo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褓字寓意

【褓】 bǎo 〔襁〕见“ 襁”。

褓字解释

【褓】[①][bǎo][《廣韻》博抱切,上晧,幫。]裹覆婴儿的小被。

褓字诗词来源

【褓】绣■衣褓日屃赑,甘言狡计愈娇痴。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衣冠偶坐论经术,襁褓当时刺绣文。北宋·作者:王安石《次韵酬宋玘六首 其六》
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北宋·作者:苏轼《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曾发公家钜万钱,沟中襁褓却生全。北宋·作者:黄庭坚《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其五》
行有流移携襁褓,坐看憔悴拾薪蒸。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邵之才将流民过悬帛岭均田》
棺旁乳女随遗褓,膝下亡男恨白云。北宋·作者:吕南公《哭邓氏女兄 其一》
莫厌敲门觅纹褓,此翁衣钵要渠传。北宋末·作者:周紫芝《碧岩子作诗为小儿求纹褓戏作三绝 其三》
褓中不作婴儿泣,芝兰共见生庭闱。宋·作者:王洋《贺生孙诗》
台云荐瑞生香褓,菡萏飘香入寿卮。宋·作者:无名氏《鹧鸪天 五月初十》
舂粳但备翁作糜,储帛才堪孙裂褓。南宋·作者:陆游《自嘲》
褓中孩子强教尝,馀波遍沾获与臧。南宋·作者: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其四 口数粥行》
曾孙喜见亲文褓,尚想当年掷镜翁。南宋·作者:楼钥《次韵四绝 其一 初得曾孙女》
提携襁褓渐至大,将从婴慕经几时。宋·作者:曾季狸《题昌山圣姥庙》
三吴豪侠骋轻肥,尽是当年襁褓儿。南宋·作者:刘宰《吴门道中》
一曲羽衣妃子进,三朝锦褓禄儿生。南宋·作者:赵汝燧《明皇》
衣缝密密今垂老,襁褓咿咿渐趁行。南宋·作者:萧澥《无题》
巴陵城下丹青明,孤儿襁褓今簪缨。南宋·作者:萧立之《题左尉死节本末》
取将旧物还君王,襁褓赤子寝之床。宋末元初·作者:许月卿《涉世》
两枝撑出露头角,一类襁褓髻未丫。宋末元初·作者:卫宗武《和野渡赋双竹松梅古风》
犹忆儿时襁褓中,天南跋涉到江东。宋末元初·作者:方回《丙戌元日二首 其一》

褓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褓】【申集下】【衣字部】 褓;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121第03【唐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 音保。【玉篇】小兒衣也。【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邸獄。【李奇註】褓,小兒大藉也。【孟康註】小兒被也。 又通葆。【史記·魯世家】成王少在襁葆之中。【索隱】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 又通保。【封禪書】業隆于襁保。考證:〔【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獄。〕 謹照原文郡下增邸字。

与褓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褓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