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瀏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liú
  • 繁体:
  • 笔画:18
  • 部首:

瀏字寓意

【瀏】 liú 见“浏”。

瀏字解释

【瀏】[①][liú][《廣韻》力求切,平尤,來。][《廣韻》力久切,上有,來。]亦作“嚠1”。“浏1”的繁体字。(1)水深而清澈貌。(2)水流。(3)风疾貌。(4)凉风。(5)清凉。(6)水名。也叫浏江,今名浏阳河。在湖南省东部。源出湘赣两省边境九岭山,西流经浏阳县到长沙市入湘江。[②][liū]亦作“嚠2”。“浏2”的繁体字。溜。偷偷地走开。

瀏字诗词来源

【瀏】长江凝练树无风,浏慄一声霄汉中。中唐·作者: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韵》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南唐·作者:李煜《秋莺》
层层草木暗西岭,浏浏霜雪鸣寒溪。北宋·作者:苏轼《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穿林络石惊寒浏,缭白萦青对篆烟。北宋·作者:释道潜《同韩子苍游黄山观约高寿朋张公硕不至》
窗经玉女猿鸟寂,石漱飞浏鸣潺湲。北宋·作者:释道潜《登岳顶呈试可邦直》
云外泉声度碧林,浏萦累带作清深。北宋·作者:李廌《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卢可自酂来同游灵溪石门双池等胜处某作六诗率张会川作 其五》
故山茅屋良幽深,清泉浏浏石凿凿。北宋·作者:毛滂《出都寄二苏》
洞山万里一条铁,浏阳一击百杂碎。宋·作者: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十六》
云居山高三万尺,下插浏江上撞日。南宋·作者:杨万里《题浏阳县柳仲明致政云居山书院》
朝响疏疏不晻光,暮檐浏浏亦无长。南宋·作者:赵蕃《秉文同成父问屋普圆过予而归》
人道春寒早系舟,楚山一夜雨浏浏。宋·作者:朱槔《春寒》
我离浏川七载强。南宋·作者:郭应祥《鹧鸪天 其十八 梦符置酒于野堂,出家姬歌自制词以侑觞,次韵》
弓声浏亮秋风劲,旗采精明宿雨乾。南宋·作者:洪咨夔《九日阅武预观军容退而纪事》
雪浏浏时逢晓日,水粼粼处识春风。宋末元初·作者:许月卿《雪后 其三》
醉中浏亮金石声,精神秀发意气骄。宋末元初·作者:郑思肖《雪中醉题》

瀏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瀏】【巳集上】【水字部】 瀏;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659第11【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力求切,音留。水淸貌。【詩·鄭風】瀏其淸矣。【傳】瀏,深貌。 又風疾貌。【楚辭·九歎】秋風瀏以蕭蕭。 又瀏莅,林木鼓動之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 又瀏亮,淸明之稱。【陸機·文賦】賦體物而瀏亮。 又水名。【水經注】瀏水,出江州豫章縣首裨山。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力九切,音柳。義同。 又 瀏,風聲也。【左思·吳都賦】 瀏颼飀。

与瀏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瀏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