鵓字的含义
鵓字的解释
鵓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8
- 拼音:bó
- 繁体:鵓
- 笔画:18
- 部首:鳥
鵓字寓意
【鵓】鵓 bó 见“鹁”。
鵓字解释
【鵓】[①][bó][《廣韻》蒲没切,入没,並。]“鹁1”的繁体字。见“鵓鳩”、“鵓鴣”。
鵓字诗词来源
【鵓】安排竹栅与笆篱,养得新生鹁鸽儿。前蜀·作者:花蕊夫人徐氏《宫词 其七十四》
村南村北鹁鸠声,刺水新秧漫漫平。北宋·作者:宋庠《小园四首 其三》
鹁鸪知雨在桑中,雄逐雌飞自不同。北宋·作者:梅尧臣《次韵和长文禖祀郊外见寄并呈韩子华》
冲风燕子衔泥去,隔树鹁鸪嗔妇归。北宋·作者:梅尧臣《和刘原甫复雨寄永叔》
江田插秧鹁姑雨,丝网得鱼云母鳞。北宋·作者:梅尧臣《送江阴签判晁太祝》
身遭锁闭如鹦鹉,病识阴晴似鹁鸪。北宋·作者:欧阳修《和圣俞春雨》
鹁鸠呼妇天欲雨,杏子退花莺未雏。北宋·作者:李之仪《后圃》
一炉沈水坐终日,唤梦鹁鸪相应鸣。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 其四 叠屏岩》
淹卧疲筋快晓晴,屋头相报鹁鸪鸣。北宋·作者:贺铸《呈李之仪》
鹁鸪翩翩避舟去,燕泥误落沾人衣。北宋·作者:李廌《三月三日》
云回雨歇天欲晴,鹁鸠唤妇皆和声。北宋·作者:邹浩《有感》
五岭横空唤不闻,不如鹁鸠犹有情。北宋·作者:邹浩《有感》
鹁鸠山脚溪声好,流入人间雨意长。宋·作者:刘泾《溪雨亭》
浩荡园林风雨声,鹁鸠撩乱亦悲鸣。宋·作者:饶节《薝卜》
江上鹁鸪啼雨罢,隔洲烟树日苍苍。宋·作者:周行己《留题祇陀僧房》
鹁鸪端复唤雨来,韵此朱朱兼白白。北宋·作者:吴则礼《二月三十日作》
鹁鸪争鸣燕方乳,飞絮忽来萦短麈。北宋·作者:吴则礼《呈王济川》
要寻楚郎与启齿,有底鹁鸪鸣不已。北宋·作者:吴则礼《江边简新之》
树头初日鹁鸠鸣。北宋末·作者:陈克《豆叶黄/忆王孙 其二》
布谷催耕雨才足,鹁鸠唤妇远将晴。宋·作者:李纲《春晓闻众禽声有感》
村南村北鹁鸠声,刺水新秧漫漫平。北宋·作者:宋庠《小园四首 其三》
鹁鸪知雨在桑中,雄逐雌飞自不同。北宋·作者:梅尧臣《次韵和长文禖祀郊外见寄并呈韩子华》
冲风燕子衔泥去,隔树鹁鸪嗔妇归。北宋·作者:梅尧臣《和刘原甫复雨寄永叔》
江田插秧鹁姑雨,丝网得鱼云母鳞。北宋·作者:梅尧臣《送江阴签判晁太祝》
身遭锁闭如鹦鹉,病识阴晴似鹁鸪。北宋·作者:欧阳修《和圣俞春雨》
鹁鸠呼妇天欲雨,杏子退花莺未雏。北宋·作者:李之仪《后圃》
一炉沈水坐终日,唤梦鹁鸪相应鸣。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 其四 叠屏岩》
淹卧疲筋快晓晴,屋头相报鹁鸪鸣。北宋·作者:贺铸《呈李之仪》
鹁鸪翩翩避舟去,燕泥误落沾人衣。北宋·作者:李廌《三月三日》
云回雨歇天欲晴,鹁鸠唤妇皆和声。北宋·作者:邹浩《有感》
五岭横空唤不闻,不如鹁鸠犹有情。北宋·作者:邹浩《有感》
鹁鸠山脚溪声好,流入人间雨意长。宋·作者:刘泾《溪雨亭》
浩荡园林风雨声,鹁鸠撩乱亦悲鸣。宋·作者:饶节《薝卜》
江上鹁鸪啼雨罢,隔洲烟树日苍苍。宋·作者:周行己《留题祇陀僧房》
鹁鸪端复唤雨来,韵此朱朱兼白白。北宋·作者:吴则礼《二月三十日作》
鹁鸪争鸣燕方乳,飞絮忽来萦短麈。北宋·作者:吴则礼《呈王济川》
要寻楚郎与启齿,有底鹁鸪鸣不已。北宋·作者:吴则礼《江边简新之》
树头初日鹁鸠鸣。北宋末·作者:陈克《豆叶黄/忆王孙 其二》
布谷催耕雨才足,鹁鸠唤妇远将晴。宋·作者:李纲《春晓闻众禽声有感》
鵓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鵓】【亥集中】【鳥字部】 鵓;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490第07【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 音孛。鵓 鳥,今之鵓鴣也。【六書故】斑鳩差小者,頸有白點斑,聲若布穀。又謂勃姑,又謂步姑。李時珍曰:鴿性易合,故名。鵓者,其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