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漱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shù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漱字寓意

【漱】 shù 含水荡洗口腔:口。洗。盥(洗手或口)。

漱字解释

【漱】[①][shù][《廣韻》蘇奏切,去候,生。][《廣韻》所祐切,去宥,生。]亦作“潄1”。“嗽3”的被通假字。(1)含水洗荡口腔。(2)洗涤。(3)冲刷;冲荡。(4)吮吸,饮。

漱字诗词来源

【漱】有洁冥者媚此幽,漱灵液兮乐天休,实获我心兮夫何求。唐·作者:卢鸿一《嵩山十志十首 其五 云锦淙》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盛唐·作者:皇甫冉《彭祖井》
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盛唐·作者:皇甫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
来观新月依清室,欲漱香泉护触瓶。唐·作者:皎然《酬秦山人赠别二首 其一》
夕望东峰思漱盥,昽昽斜月悬灯纱。唐·作者:皎然《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唐·作者:包佶《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
冰容入镜纤埃静,玉液添瓶漱齿寒。中唐·作者:戎昱《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其一》
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泠泠。中唐·作者: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卧居居兮起于于,漱潺潺兮聆嘒嘒。唐·作者:马异《荅卢仝结交诗》
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中唐·作者: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二首 其二》
客至上方留盥漱,龙泓洞水昼潺潺。中唐·作者:权德舆《赠广通上人》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漱春泉。中唐·作者:权德舆《题崔山人草堂》
一径萦纡至此穷,山僧盥漱白云中。中唐·作者:权德舆《栖霞寺云居室》
幽泉间复逗岩侧,喷珠漱玉相交喧。中唐·作者:韩愈《题西白涧》
秋来转觉此身衰,晨起临阶盥漱时。唐·作者:白居易《新秋早起有怀元少尹》
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唐·作者:白居易《早服云母散》
童子病来烟火绝,清泉漱口过斋时。唐·作者:姚合《寄灵一律师》
白云多处应频到,寒涧泠泠漱古苔。中唐·作者:贾岛《送罗少府归牛渚》
永日微吟在竹前,骨清唯爱漱寒泉。唐·作者:朱庆馀《赠韩协律》
溜流青嶂泻溪湾,漱石飞云湍复旋。中唐·作者:吕岩《附罗浮山八仙石题诗》

漱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漱】【巳集上】【水字部】 漱;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647第07【唐韻】所右切【集韻】所救切, 音瘦。【說文】盪口也。【禮·內則註】以水曰漱。 又澣也。【禮·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漱。【註】手曰漱。又【公羊傳·莊二十二年】臨民之所漱浣也。【註】無垢加功曰漱。 又齧也。【馬融·長笛賦】秋潦漱其下趾。 又【廣韻】疎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奏切, 音瘶。又【集韻】【正韻】 先侯切,音鎪。義 同。

与漱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漱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