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赤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拼音:chì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赤字寓意

【赤】 chì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 裸露:脚(光脚)。

赤字解释

【赤】[①][chì][《廣韻》昌石切,入昔,昌。]亦作“灻1”。亦作“烾1”。(1)浅朱色。亦泛指红色。(2)古以为南方之色,后因以指南方。(3)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后因以借指汉朝。(4)诛灭。(5)空尽无物。(6)外表无所遮饰;裸露。(7)纯真;忠诚。(8)指真诚之心。(9)“子”的简称。本指婴儿,后亦比喻百姓。(10)指鲜血。(11)用以象征革命或革命胜利。(12)旧时亦以指共产党。(13)蒙古语中表示“人”的后缀,犹汉语的“者”。(14)象声词。(15)“縣”的简称。(16)通“尺”。(17)通“斥”。指斥候,古代军中侦察敌情的人。[②][chì][《集韻》七迹切,入昔,清。]亦作“烾2”。除掉;扫除。参见“2犮”。

赤字诗词来源

【赤】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作者:阙名《巴谣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西汉·作者:刘彻《天马歌》
池中赤鲤庖所捐。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四》
赤火南流丧南国。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永明中魏地童谣》
衔云酒杯赤玛瑙,照日食螺紫琉璃。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赤玉则南海输赆,白环则西山献琛。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
赤马青龙交出浦,飞云盖海远凌烟。西梁·作者: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老臣预陪悬圃宴,馀年方共赤松游。初唐·作者:狄仁杰《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东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下赤城田。唐初·作者:李峤《宝剑篇》
赤血沾君君不知,白骨辞君君不见。初唐·作者:刘希夷《死马赋》
今朝出豫临悬圃,明日陪游向赤城。初唐·作者:崔融《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赤乌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风色云光随隐见,赤云神化象江湖。唐·作者:崔日用《奉和圣制龙池篇》
汉日唯闻白衣宠,唐年更睹赤松游。唐·作者:武平一《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真火含虚如赤日,金华结魄六时潮。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五》
天乐至今声不绝,玄珠果满赤龙迎。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二十二》
赤县繁词满剧曹,白云孤峰晖永日。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乘车驾马往复旋,赤绂朱冠何伟然。盛唐·作者:李颀《杂兴》

赤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赤】【酉集中】【赤字部】 赤;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213第22〔古文〕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昌石切,音尺。【說文】南方色也。【玉篇】朱色也。【易·說卦】乾爲大赤。【疏】取其盛陽之色也。【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禮·曲禮】周人尚赤。【註】以建子之月爲正,物萌色赤。 又【書·康誥】若保赤子。【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又【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註】空盡無物曰赤。 又【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 又【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又【韻會】赤縣,謂畿縣也。【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又水名。【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博雅】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 又六赤。【正字通】今骰子別名。【李洞·贈李郞中詩】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 又姓。【呂氏春秋】赤冀作臼。【列仙傳】赤斧,巴人。 又【集韻】七迹切,音戚。【周禮·秋官】赤犮氏。【註】赤犮,猶言捇拔也。【疏】捇拔,除去之也。 又【韻補】叶敕略切。【郭璞·猙贊】章義之山,奇怪所宅。有獸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 【說文】作 。

与赤字字同部首的字

与赤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赤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